尼泊(bo)爾廓爾喀(ka)軍刀(dao)
在第一(yi)、二次世界(jie)大戰中(zhong),有(you)一(yi)支由(you)尼泊(bo)爾廓(kuo)(kuo)爾喀青年組成的(de)(de)英國雇傭軍,他(ta)們一(yi)向以勇(yong)猛著稱。廓(kuo)(kuo)爾喀人是蒙古族后(hou)裔,主要聚居于(yu)尼泊(bo)爾喜馬(ma)(ma)拉(la)雅山(shan)麓的(de)(de)廓(kuo)(kuo)爾喀山(shan)區(qu)。廓(kuo)(kuo)爾喀是現代尼泊(bo)爾的(de)(de)奠基人普里特維·納拉(la)揚·沙(sha)阿國王的(de)(de)出(chu)生地(di),在一(yi)座可俯瞰喜馬(ma)(ma)拉(la)雅山(shan)的(de)(de)山(shan)上,有(you)一(yi)處漂亮的(de)(de)舊宮(gong)(gong)殿(dian),名為廓(kuo)(kuo)爾喀王宮(gong)(gong),在宮(gong)(gong)殿(dian)地(di)界(jie)內有(you)兩處迷人的(de)(de)廟宇(yu),拉(la)肯特廟和(he)卡(ka)莉廟,從(cong)加德滿都經陸路前往(wang)廓(kuo)(kuo)爾喀大約需(xu)(xu)六個小時(shi)(shi),從(cong)博克拉(la)需(xu)(xu)四個小時(shi)(shi)。
廓爾喀聞名于世剛開始是源于一種土制刀具。廓爾喀們使用一種闊頭彎刀,被人稱為廓爾喀戰刀,它現在已經是尼泊爾國刀。這種彎刀能一下子砍下一顆人頭。廓爾喀戰士周圍常常籠罩著一種特別的氣氛。他們的信條也對這種氛圍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與其懦弱地活著,不如就此死去。”
尼泊爾廓爾喀彎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1600年左右就開始出現在尼泊爾。1767年,廓爾喀部落王率領族人,用手中的廓爾喀彎刀征服加德滿都谷地,成為第一任尼泊爾國王。在有記載的戰爭歷史當中,廓爾喀彎刀第一次暴顯威力是在1814年,英國派出3萬大軍征戰尼泊爾,傲慢的英軍官兵原以為,他們可以憑借優良裝備如風卷殘云般擊潰1.2萬尼泊爾廓爾喀士兵,這支主要由山民組成的軍隊。而事實正好相反,英軍浴血兩年才贏得勝利。這一戰對英國人是個教訓,廓爾喀士兵的戰斗力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他們手中的廓爾喀彎刀,讓一些英軍士兵見到就怕,從那就產生了數不盡的傳奇故事。
在過去150年里,廓爾喀人已經參加了幾乎所有與英國或印度有關的沖突。無論他們走到哪里,腰里的廓爾喀彎刀都會自動表明他們的身份,廓爾喀彎刀的名聲由此遠播,甚至一些印度軍隊、緬甸軍隊和新加坡軍隊也讓其成為裝備之一。廓爾喀彎刀作為尼泊爾的國刀,不僅是尼泊爾文化的代表,并且是廓爾喀士兵的榮譽象征,獲得戰功的士兵將被賜予鐫刻上他的名字的廓爾喀彎刀。
廓爾喀彎刀完全由手工制成,4個工人1整天才能完成一把鋒刃。在刀身底部會有小小的V形凹痕,可以將拔出后的鮮血導引,以免沾污刀柄;而且刀套背面有兩把小刀,開口的是用來削東西去皮的,未開口的是用來磨刀的,因外形很像一條狗腿因此又得名狗腿刀,為英軍下屬的廓爾喀山地兵團所裝備。此刀頭重腳輕,前寬后窄,背厚刃薄,掄砍時力量集中在刀的前部具有斧子的殺傷力,非常適合肉搏砍殺和在從林中行進時開路。
在殖民地時代的非洲一次戰役中,英軍廓爾喀山地兵團以寡敵眾,最后彈盡援絕,雙方進行殊死肉博戰,非洲部落以長矛、毒箭與刀棍棒斧對抗廓爾喀山地兵團的廓爾喀彎刀,廓爾喀山地兵團以超過1比13以上的人數劣勢力敵不降,狗腿刀也在此役發揮了驚人的戰斗力,雖戰到最后,一個七百多個人的團只剩下個位數的勇士存活,而集合了十數個部落的非洲戰士也傷亡殆盡,從此之后,廓爾喀彎刀的威名揚名于世。誠實、鋒利、優美的的刀刃,促成了幾百年傳奇、驕傲和刀客的自豪。現在,世界各國的愛刀之人無不以擁有一把真正的廓爾喀軍刀為榮!
推薦廓爾喀軍刀店:
1、Khukuti Craft
專做刀具批發,兼營零售。密密麻麻的刀柄倒放著,區別于旅游區的精品店。
位置:Pyahal, 靠近皇宮廣場。
咨詢電話:00977-1-4266108/4257524
2、Khukuri House
比較知名的一家刀具店,外觀與店名與大多數軍刀店類似,但質量更有保證。
位置:New Road,Marcl Polo Guest House
咨詢電話:00977-1-444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