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概況
國名:
秘魯共(gong)和國 (The Republic of Peru,La República del Perú)
國旗:
呈長方形(xing),長與(yu)(yu)寬之比為(wei)(wei)3:2。由(you)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xing)組成,中(zhong)間為(wei)(wei)白(bai)色(se)(se)(se),兩(liang)側為(wei)(wei)紅色(se)(se)(se),白(bai)色(se)(se)(se)長方形(xing)中(zhong)間有國徽圖案(an)。白(bai)色(se)(se)(se)象(xiang)征(zheng)自由(you)、民主、和平與(yu)(yu)幸福;紅色(se)(se)(se)象(xiang)征(zheng)人民在(zai)獨立(li)戰爭中(zhong)取得的勝利,也表示人民對(dui)烈士的懷念(nian)。
國徽:
中心圖(tu)案為盾(dun)(dun)徽。盾(dun)(dun)面左上方是(shi)(shi)一(yi)(yi)只南美駱(luo)馬,為該國國獸,代(dai)表國家的動物資源(yuan),也是(shi)(shi)秘(mi)魯民族的象征之一(yi)(yi);右(you)上方是(shi)(shi)一(yi)(yi)棵金雞納樹,代(dai)表該國的植物資源(yuan);下半部為一(yi)(yi)只象征豐(feng)饒的羊角,代(dai)表該國的自然資源(yuan)和礦藏。盾(dun)(dun)徽上端為一(yi)(yi)個綠枝(zhi)葉環;兩(liang)側各有兩(liang)面秘(mi)魯國旗。
國花: 向日葵
國樹:金雞納樹
國獸:駱馬
獨立日:7月28日(1821年)
國慶日:7月28日(ri)(1821年)
國家政要:
總統 阿蘭·加西亞(Alan Garcia),2006年6月當選,7月宣誓就職;國會主席路易斯·岡薩雷斯-波薩達,2007年7月宣誓就職。
自然地理:
面積為1285216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部,北與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接壤,東同巴西毗連,南與智利交界,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2254公里。安第斯山縱貫南北,山地占全國面積的1/3。全境從西向東分為三個區域:西部沿海區為狹長的干旱地帶,有斷續分布的平原;中部高原區主要為安第斯山中段,平均海拔約4300米,亞馬孫河發源地;東部為亞馬孫林區。科羅普納峰和薩爾坎大山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瓦斯卡蘭山海拔6768米,為秘魯最高點。主要河流為烏卡亞利河和普圖馬約河。秘魯西部屬熱帶沙漠、草原氣候,干燥而溫和,年平均氣溫12-32℃;中部氣溫變化大,年平均氣溫1—14℃;東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4—35℃。首都平均氣溫15—25℃。年平均降水量,西部不足50毫米,中部不足250毫米,東部在2000毫米以上。
人口:
2722萬(2005年)。其中印第安人占41%,印歐混血種人占36%,白人占19%,其他種族占4%。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一些地區通用克丘亞語、阿伊馬拉語和其他30多種印第安語。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利馬(lima),人口781. 67萬(2005年)。 行政區域:全國劃分為24個省和1個直屬區(卡亞俄區)。各省名稱如下:亞馬孫省、安卡什省、阿普里馬克省、阿雷基帕省、阿亞庫喬省、卡哈馬卡省、庫斯科省、萬卡維利卡省、瓦努科省、伊卡省、胡寧省、拉利伯塔德省、蘭巴耶克省、利馬省、洛雷托省、馬德雷·德迪奧斯省、莫克瓜省、帕斯科省、皮烏拉省、普諾省、圣馬丁省、塔克納省、通貝斯省、烏卡亞利省。
安第斯山脈中的馬丘比丘古城遺跡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印加古城之一,198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利馬街頭女交警(2004年7月)。利馬市從1999年開始選用女交警,到現在該市交警幾乎全部改由女性擔任。
簡史:
古代(dai)境內居(ju)住著印(yin)(yin)第(di)安人。公元11世紀,印(yin)(yin)第(di)安人以(yi)庫斯(si)(si)科城(cheng)為首府,在高原地(di)(di)區建立了(le)“印(yin)(yin)加帝國”。15-16世紀初形成(cheng)美洲的(de)(de)古代(dai)文(wen)明之一─印(yin)(yin)加文(wen)明。1533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淪為西班牙殖(zhi)(zhi)民(min)(min)地(di)(di)。1535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建立利(li)馬城(cheng),1544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成(cheng)立秘(mi)(mi)(mi)(mi)魯(lu)總督區,成(cheng)為西班牙在南美殖(zhi)(zhi)民(min)(min)統治(zhi)的(de)(de)中(zhong)心。1821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7月(yue)(yue)28日(ri)(ri)宣布(bu)獨立,建立秘(mi)(mi)(mi)(mi)魯(lu)共和國。1835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玻(bo)利(li)維亞(ya)和秘(mi)(mi)(mi)(mi)魯(lu)合并,稱秘(mi)(mi)(mi)(mi)魯(lu)—玻(bo)利(li)維亞(ya)邦聯。1839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邦聯瓦解。1854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廢除(chu)奴隸制。1879─1883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秘(mi)(mi)(mi)(mi)魯(lu)聯合玻(bo)利(li)維亞(ya)同智利(li)進行爭奪硝石(shi)(shi)產地(di)(di)的(de)(de)“太平洋戰爭”。秘(mi)(mi)(mi)(mi)魯(lu)戰敗后,智利(li)奪取了(le)世界最大的(de)(de)硝石(shi)(shi)產地(di)(di)塔(ta)(ta)拉(la)帕卡省(sheng),并控制了(le)秘(mi)(mi)(mi)(mi)魯(lu)的(de)(de)塔(ta)(ta)克(ke)納、阿利(li)卡兩(liang)省(sheng)。1929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雙方經過和平談判,秘(mi)(mi)(mi)(mi)魯(lu)收回塔(ta)(ta)克(ke)納省(sheng)。1933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與哥(ge)倫(lun)比亞(ya)發(fa)生邊(bian)界戰爭,秘(mi)(mi)(mi)(mi)戰敗。1948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10月(yue)(yue)奧德利(li)亞(ya)發(fa)動(dong)軍事政變上臺。1963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6月(yue)(yue)人民(min)(min)行動(dong)黨(dang)貝朗德·特里當(dang)選總統。1968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10月(yue)(yue)3日(ri)(ri)貝拉(la)斯(si)(si)科陸軍中(zhong)將(jiang)發(fa)動(dong)政變后出任(ren)總統。1975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8月(yue)(yue)29日(ri)(ri)莫拉(la)萊斯(si)(si)將(jiang)軍接管政權,1977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宣布(bu)“還政于民(min)(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