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的簡介
白宮位于華盛頓市區中心賓夕法尼亞大街1600號。地理坐標:38°53"51.33"N 77° 2"11.70"W,北接拉斐特廣場,南鄰愛麗普斯公園,與高聳的華盛頓紀念碑相望,是一座白色的二層樓房。
白宮從前并不是白色的,也不稱白宮,而被稱作“總統大廈”、“總統之宮”。1792年始建時是一棟灰色的沙石建筑。從1800年起,它是美國總統在任期內辦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在1812年發生的第二次美英戰爭中,英國軍隊入侵華盛頓。1814年8月24日英軍焚毀了這座建筑物,只留下了一付空架子。1817年重新修復時為了掩飾火燒過的痕跡,門羅總統下令在灰色沙石上漆上了一層白色的油漆。此后這棟總統官邸邊一直被稱為“白宮”。1902年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正式把它命名為“白宮”,后成為美國政府的代名詞。
白宮是美國總統府所在地,對人們來說白宮總是充滿了神秘感。根據白宮支出由全體納稅人擔負的原則,白宮的一部分在規定時間內向全世界公民開放,因此成了游人觀光的熱點。
白宮的歷史
在200年歲月中,白宮風云深深影響了整個世界的歷史,白宮建筑群也成了歷史性建筑。它帶有濃厚的英國建筑風格,又在隨后的主人更替中一層層融入了美國建筑的風格。樸素、典雅,構成白宮建筑風格的基調。
白宮的基址是美國開國元勛、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選定的,始建于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有趣的是,第一位入主白宮的總統并不是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而是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從此,美國歷屆總統均以白宮為官邸,使白宮成了美國政府的代名詞。
白宮(gong)(gong)的設(she)計者是著(zhu)名(ming)的美(mei)籍愛爾蘭人建(jian)筑師詹姆斯(si)·霍本,他(ta)根據18世(shi)紀末英國鄉間(jian)別墅的風格,參照(zhao)當時流行的意大利建(jian)筑師柏(bo)拉迪的歐(ou)式造型設(she)計而成,用弗吉尼亞州(zhou)所產(chan)的一種白色石(shi)灰(hui)石(shi)建(jian)造。但當時并不稱(cheng)白宮(gong)(gong),“白宮(gong)(gong)”是1902年西(xi)奧多·羅斯(si)福總統正(zheng)式命名(ming)的。
圖片來源于網(wang)絡(luo),如有侵(qin)范,請(qing)聯系(xi)刪除
©2005-至今 中航國旅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