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有一片金蓮川草原,每年夏季有金蓮花盛開,場面壯觀。而在700多年前,這里曾經是歷史上最為強盛的王朝-元朝的首都。這里是元朝及蒙元文化的發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元朝。
這座城市本名為“開平”,元朝中統四年(1263年)升為都城,定名上都。元朝采用雙首都制,上都和大都(今北京)輪流使用,共有11帝歷108年,如今的上都只剩下了一片廢墟。
2012年,元上都遺址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迄今為止內蒙古唯一的一處世界文化遺產,被許多史學家譽為跟意大利龐貝古城相媲美的都城遺址。
夏季是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最美的季節,天高云淡,草綠花紅,天氣也涼爽,適合避暑休閑游玩。從景區入口處進入元大都遺址,可以乘坐景區電瓶車,也可以租一輛自行車慢慢騎行,步行的話稍有點遠,大約2公里。
閃電河也叫“上都河”,因為流經元上都而得名。這條河滋養著金蓮川草原,最終流入渤海。
上都城按照從內向外分為宮城、皇城和外城,如今還保留有宮殿和城墻遺址,整齊對稱的街巷,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古代都城遺址。
外城整體呈曲尺形,圍繞于皇城之西、北兩面擴建而成,西、北兩面墻長2220米,東墻長815米,南墻長820米。外城共辟有四門,南墻一門,西墻一門,北墻兩門。 外城四周圍繞有護城河遺跡。
土黃色的城墻遺址隱藏在大片的草原中,在700多年前的元朝,這里一直是全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明初,朝廷建立了開平衛,宣德時南徙獨石,此城被廢棄,此后長期無人居住便成為一片廢墟。
御天門是宮城南門,居于皇城和宮城的南北中軸線上。東西寬60米,南北長27米。元人有“明德城南萬騎過,御天門下百官多”,“御天門前聞詔書,驛馬如飛到大都”的詩句。此處當是百官聚集、奉旨聽宣之處。
大安閣旁邊的龍柱是從元上都遺址出土的文物,原件保存在距此不遠的元上都博物館內,成了鎮館之寶。
忽必烈攻陷南宋汴京后,“取故宋熙春閣材于汴,稍損益之,以為此閣,名曰大安。”把開封的熙春閣移到了元上都,重新建起名為“大安閣”。大安閣在元上都用作宮城的“正殿”,元朝皇帝經常在這里舉行重大的朝政典禮,如皇帝登基、接見外國使者等。
從元上都往南400公里是元上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每當冬季草原上寒冷之時,朝廷就遷移到溫暖一點的元上都去辦公,到了夏季時再回到上都避暑。
距離元上都遺址5公里處有元上都遺址博物館,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蒙元文化,而這座博物館本身也是一座建筑藝術品。
博物館建筑由“鳥巢”的中方總設計師李興鋼設計,結合山體并充分利用廢棄的采礦場設計和布置博物館,以修整被破壞的山體。
元上都遺址博物館內收藏的珍貴文物,重現了元朝時期的輝煌,讓您了解到元朝的興衰史,是了解蒙元文化的窗口。
從博物館的巨(ju)大落地(di)窗看去,元上都遺址一覽無余,美麗的金蓮川草原今天成了游客避(bi)暑游玩的目的地(di)。
更(geng)多國內的旅游攻略(lve)與詳情報(bao)價,請關注中航國(guo)旅(lv):國內旅游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