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見識來自甘肅的道教圣地-崆峒山
崆峒山:道教圣地,距離甘肅省平涼市區12公里,東至西安市300多公里。傳說黃帝問道于崆峒山的廣成子,因此被稱為道家第一山。崆峒山所在的大區域有伏羲故里—平涼市靜寧縣成紀文化城,可見該區域歷史上很知名,是中國人文發源地之一。
崆峒山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間,垂直高度為667.5米,總體規劃面積為83.6平方公里。是六盤山的支脈,屬于上三迭系紫紅色尖硬礫巖構成的丹霞地貌。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有各類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余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韻。
崆峒山,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 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于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 崆峒山,以其峰林聳峙,危崖突兀,幽壑縱橫,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嶺郁蔥,既有北國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觀。又因相傳為仙人廣成子修煉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親臨問道廣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為"天下道教第一山"。 秦漢時期,崆峒山開始有了人文景觀。歷代陸續興建,亭臺樓閣,寶剎梵宮,廟宇殿堂,古塔鳴鐘,遍布諸峰。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云等。近年來,新修了法輪寺、臥觀平涼、觀音堂、通天橋、問道宮等景點三十五處,基本恢復了歷來所稱的“九宮八臺十二院”中四十二處建筑群。
平涼崆峒山歷史久遠,文化底蘊深厚,傳說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登山問道的圣地。也是少有的三教(即佛教,道教,儒教)合一的宗教圣地。山上山巒疊嶂,森林覆蓋率高,氧氣充足,是一個天然的氧吧。夏季氣候涼爽,非常適合消暑。是甘肅境內非常著名的避暑勝地。崆峒山也是中國健身名山登山賽的會員景區,每年要舉辦登山賽。最佳季節以6月-11月最佳。 夏可避暑,秋可觀滿山金黃、云霧繚繞盛景;春冬太冷,不適合游玩。
崆峒山距離平涼市區11公里,可乘坐9路或13路公交車到崆峒古鎮,票務中心在古鎮北門,門票120元。買好票可坐景區通勤車上山。如果步行(步行到中臺約需要2-3小時),或索道上山可以到前山,索道費用50元元。如果自駕則要從后山上。不管乘車還是索道都知道中臺的位置,接下來就要開始真正的爬山了,約一個多小時就可到皇城,通往皇城的臺階比較陡,而且險,但是景色也是美的不要不要的哦!一般很多人到了皇城都會選擇原路返回,也可以繼續往上到最高點-香山寺,然后乘車下山到古鎮。車費30。
古往今來,崆峒山吸引了眾多的風流才俊。被中華民族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親自登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黃帝問道這一千古盛事在《莊子·在宥》和《史記》等典籍中均有記載;秦皇、漢武因“慕黃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黃帝西登崆峒;司馬遷、王符、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華章、碑碣、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