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qian)年十月份來神(shen)農架沒能(neng)去天(tian)燕(yan)景區,一直后悔著,這次就(jiu)是沖著它來的。
我為什么非要來呢,就為這里一個神奇的大洞。這個巨大的洞穴叫燕子洞,全世界都為之叫好。
在木魚鎮康帝君蘭酒店吃完早餐就向天燕景區出發了,當道路細成了大山的一道掌紋,汽車就像甲殼蟲行駛在山腳下,即使將頭伸出窗外,依然望不到山巔。
神農架的公路從視野景觀來說,那是畫廊公路,從乘坐的感受來說,那是月球上的離心失重感,這里的司機都是開飛機的,車行駛在連續N個S形、U形的彎道上簡直是漂移啊。
陽光照進現實,不必再為天氣擔心,心情大好。
當夏來湖北神農架風景不錯,特別是有個洞,全世界的人民都覺得不思議!
車輪滾了55公里后到達了目的地:天燕。
天燕面積很大,是個獵奇探秘的原始生態旅游區,分南面的天門埡和北面的燕子埡兩部分,設南、北兩個入口,兩個入口都靠近209國道,但相距十多公里。由于新開通了隧道,因此這段的209國道就成了景區的專用旅游公路,自駕車購票后也可駛入。
我們從李時珍雕像這個門進入景區。奇怪,為何這個雕像不是神農氏。
天門埡海拔高,由于時常云霧繚繞,登臨此埡如上云天,故名。
雨神剛下班,太陽公公上崗了,所以天空很藍,就像剛干了的油畫。
每當晴天的清晨,便有云霧穿過山口,山口從而變得若隱若現;若遇陰天,云霧則終日不散,汽車白天行駛時還要亮燈鳴喇叭,有點恐怖。
天門的門口有座人形動物科考館,館內有山魈、山鬼、人熊等類似“野人”的動物介紹。門敞開著,但沒有工作人員,一些珍貴的展品也撤走了。
站在科考館的樓頂往山下看,便是紫竹河原始森林,這里林木茂盛,常年云遮霧罩,一場大雨過后的晴天便能看到壯麗的云海。
看上一眼,足以驚艷一整年的時光。
就是上圖的這個山窩,裝云海的地方,然而我們的運氣差了一點。
從天門埡到燕子埡的路上,陸續看到幾塊石碑,上面刻著幾個紅字:野人目擊處。
到達燕子埡,山上開了家畫室,文青的寫生部落,畫室對面有一家小店,老板搜集了當地的葉子做成樹葉書簽,賣給游客,以葉養文。
上山的路上擺滿了劇組道具,原來電視劇《武當一劍》剛在這里拍完一場戲。來晚了一天,否則就要審査一下女1號是否國色天姿。
倒是樸實的山花杜鵑盛開著,向藍天示威。
重點來了,前方就是天燕景區的核心景點:燕子洞。
燕子洞深藏在大山里,不輕易示人,碩大的洞口讓人目瞪口呆,野人網的王錚介紹說,洞高20米,洞內寬闊,可容千人。
洞中有洞,左側有一偏洞,從半崖中穿出,陽光照射進來。
洞內鐘乳石林立,水滴聲如琴。
走在洞內,冷風嗖嗖,完全是天然空調啊。
神農架的燕子很嬌情,不喜光,為了保護它們,洞里沒有像別的溶洞那樣安裝燈光,因此須打著手電筒在里面行走,洞口出租手電筒的生意人在聲撕竭力地吆喝,還不忘欺騙游客:手機燈在里面看不清。
進洞約50米后,便無光亮,越往里走越黑,不到100米,已伸手不見五指。不少游客借助手機亮光往洞頂走,走不多遠就聽到了洞上方嘰嘰喳喳的聲音。用手電筒往崖壁上照,洞壁上燕巢密布,密集癥患者慎入。
燕子們的雙眼在黑暗中可賊亮了,它們在空中不會撞著崖壁,也不會發生撞機事件,能在黑暗中準確地找到自己的窩。
這烏央烏央的燕子從何而來,欲往何處,這種不確定性實在令人好奇。
我還好奇,有人在洞里采燕窩嗎。
雖然在野人洞看不到野人了,但是在燕子洞還是能看到古老的海洋金絲燕的變種——短嘴金絲燕,不失為一種收獲。
燕子洞內還有暗河,還有小洞,大洞套小洞,洞連洞,我們參觀完畢就是從上端另一個洞口出去的。
洞外不遠處有棵古紅豆杉,這是神農架唯一的一棵,就長在游步道上,我不禁為它的命運擔心起來。
在燕子埡還有一座非常打眼的景觀:飛云渡橋。我更愿意稱它為彩虹橋,因為似一道彩虹,架在兩山之巔。
當我在山腳下看橋時,感覺有一半在云里,好像從天上架向人間。
飛云渡橋是一座橫亙燕子埡壑口上空的橋,只用來觀景,不走車,懸空高、跨度大,是亞洲海拔最高的景觀橋。
從下面抬頭看大橋腿軟,風起的日子,站立在橋上能感到陣陣震動,讓我略有心驚!
憑欄眺望,眼前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原始森林,老態龍鐘的黃楊、古樸郁香的巖柏、蒼勁挺拔的冷杉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分外美麗。
燕子埡還有會仙橋、燕舞亭等,會仙橋相傳為炎帝神農氏與太上老君會面之處,神農氏就是在這里勸太上老君將煉丹爐改為冶金爐,這兩株曲虬蒼勁的松柏見證了過去的一切。
沿小徑登臨燕舞亭,憑欄飽覽云海佛光。不過這種壯觀的景色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得看人品。
一直覺得,美好的事物不能僅憑眼睛來觀察,要用心去品味,才能深入肌理。就像一道好菜,要閉上眼睛感知舌尖的氤氳。邂逅天燕,它能用靜謐過濾你浮躁的內心,用高潔滌蕩你視野的俗塵,用湛藍驅逐你灰暗的陰霾。
走過充滿畫意的一段路,穿行于油畫與水墨畫之間,感恩有這個機會,讓我在這個最喜歡的季節里,看到了我最喜歡的風景。
從這琴、鼓處的大門出天燕景區,固然我不會彈琴,也不會擊鼓,但我仍想謳歌你,天燕,你驚艷了我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