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he)我在古鎮的街頭走(zou)一走(zou)
直到(dao)所(suo)有的(de)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
你會(hui)挽著我的衣袖 我會(hui)把手(shou)揣進褲兜
走到古鎮街道的盡頭 走過小酒館的門口
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文物古跡眾多,旅游資源豐富。尤其是遍布各地的古鎮,雖然已今非昔比,有的不復往日繁華,有的在現代化的車輪中改變了模樣,但它們仍承載著厚重的文化歷史,保留著鮮活的民間記憶。為你介紹河南的10大美麗古鎮,它們都是文藝青年的最愛,文藝的你當然不容錯過!
開封朱仙鎮
朱仙鎮始建于戰國初期,原名聚仙鎮,后因戰國名士朱亥的食邑和封地而得名。朱仙鎮自唐宋以來,一直是水陸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到明末,朱仙鎮已名列全國四大名鎮之一。其木版年畫在全國享有盛名,是我國木版年畫的發源地。
南陽賒店(dian)古(gu)鎮
賒店古鎮由來已久,清時為河南省四大名鎮( 另有朱仙鎮、回郭鎮、荊紫關鎮 ) 之一。賒店鎮是一座遠近聞名的商業古鎮,古色古香的街道,濃郁的生活氣息會讓你忘記城市的喧囂,賒店的烙畫葫蘆,圖案品種繁多,色彩古樸典雅,這種鮮為人知的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淅川荊(jing)紫關鎮
荊紫關鎮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西北部,地處豫、鄂、陜三省結合部,素有"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荊紫關"之稱。“清代一條街”上的建筑保持著清代風貌,是我國北方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建筑群之一。荊紫關古街道,地面均是青石鋪砌,平凈整齊,兩側700余間板門店鋪,均具清代民間商業建筑風格,翹檐雕飾,古色古香。
永(yong)城芒山(shan)鎮(zhen)
芒山鎮是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之地,有“漢興之地”之稱,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亦埋葬于此;漢梁王墓群星羅棋布,傳承千年的芒碭山古廟會每年在此上演。芒山鎮是河南省集山水、人文、民俗為一體的旅游勝地。
禹州神垕鎮
神垕地處伏牛山余脈,山川秀美,境內名勝古跡眾多,靈泉寺、花戲樓、祖師廟、鄧禹寨、鈞窯遺址等不勝枚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使神垕的人文景觀、旅游資源獨具特色。神垕老街比較完好地保存了清末以前的老街道,有不少傳統建筑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宅、胡同,主要建筑有伯靈翁廟、神垕鈞窯遺址等。
滑縣道口鎮
道口鎮是一座具有1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鎮,歷來商賈云集,日進斗金,素有“小天津”之稱。道口燒雞已有300多年歷史,是傳統名吃。明福寺塔、歐陽修書院、衛王城遺址,隋唐大運河滑縣段、就在道口鎮,運河畔順河街是有名的清代商貿街巷。
洛陽關林鎮
關林鎮臨伊水,望龍門,因埋葬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關羽首級而得名,是全國歷史文化名鎮。明萬歷年間始建廟、植松。清乾隆時又加以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模。關林總面積約百畝左右,古柏蒼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氣象幽然,為洛陽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覽勝地。
舞陽北舞渡鎮
明清兩代,北舞渡鎮借沙河四季通航的便利,成為水陸交通要道,“陸行者易舟,舟行者易樂”,"山陜府引商之南,之至而雨集"。鼎盛時期,北舞渡鎮的商號多達500余家,素有“拉不完的賒旗店,填不滿的北舞渡”之稱,被譽為中州巨鎮,名揚周邊數省。北舞渡鎮現在最有名氣的便是胡辣湯。
鄭州古滎鎮
古滎鎮歷史上是著名的滎陽故城,公元前六、七世紀,鄭國在此建設古城墻,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要道。公元前204年西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決戰于此,是兵家必爭之地。名勝古跡有古滎陽城遺址、古滎漢代冶鐵遺址、紀公廟、周苛廟、城隍廟、孔氏家廟及風景優美的黃河風景名勝區、黃河大觀、大河莊園等。
洛陽(yang)會盟(meng)鎮
會盟鎮,古稱“孟津”,現為“舊孟津”,是著名的“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會盟鎮位于洛陽市東北部,洛陽北區核心區,素有河洛江南、魚米之鄉、旅游勝地、文化搖籃之美譽。“舊孟津”是一個具有四千多年文明史的歷史文化名縣,是龍馬負圖之處,伏羲畫卦之所。八百諸侯會盟、劉邦絕河亡秦、伯夷叔齊扣馬勸諫等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