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zhu)教山小(xiao)堂介紹:
主教山小堂又稱海崖圣母小堂,1622年建于炮臺旁,殿堂簡樸,山徑迂回,供在澳葡兵彌撒祈禱之用。1892年附近古堡拆除后,圣母堂得以逐步擴大,1835年重建后成為今天宏偉之規模。教堂建筑以高聳的門樓為主體,三角形的屋頂上站立著圣母塑像,教堂右則為鐘樓,鐘樓高聳入云,十分莊嚴肅穆。教堂左則為1935年加建的主教府。
教堂前是一片寬廣平臺,平臺盡處豎立一尊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圣母像,圣母雙手合十,貌甚慈祥,面臨大海。平臺下有一路德圣母巖洞,循左右環抱之石階而下,即達洞前。巖洞前的空地上有一塊刻有葡文的古銅墓碑,是二十世紀初天主教澳門主教埋骨之處。1918年2月18日,約翰鮑連那主教逝世,葬于此。洞內巖石嶙峋,中開拱門,內立圣母像,象征古時圣母在法國路德城內,當眾顯靈的情景。其間正置祭壇,洞前有鐵柵圍繞,地上設有多排低矮的長石板,供教徒跪拜,懺悔。
教堂四周花徑通幽,古樹濃蔭,建筑端麗,環境優美,更可居高臨下,環視南西灣和中國大陸珠海市灣仔的風光,成為中外游客喜到的熱門觀光點之一。
主教山(shan)小堂看點
每年圣母花地瑪出游從圣母玫瑰堂出發,最后到達主教山小堂,上百名的信徒沿途唱圣詩、念禱文跟隨,好不熱鬧。
主教山小堂(tang)交通
公交6、9、16、28B可達。
主教山小堂導游
主教山小堂建于澳門半(ban)島最高點之(zhi)一的(de)西望洋(yang)山上(shang),是(shi)(shi)(shi)一座(zuo)向航海(hai)(hai)者(zhe)的(de)保護神(shen)祈禱的(de)小教堂,建造(zao)這(zhe)座(zuo)教堂的(de)原因是(shi)(shi)(shi)由于當時執(zhi)行去日(ri)本航線(xian)的(de)葡萄牙航海(hai)(hai)者(zhe)在(zai)海(hai)(hai)上(shang)與(yu)荷蘭(lan)海(hai)(hai)盜船相(xiang)遇,卻未(wei)受傷害,深信是(shi)(shi)(shi)神(shen)靈(ling)保佑,許下建堂諾(nuo)言以謝神(shen)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