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紀念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建國路69號(原金家巷1號張學良公館內)。1982年,國務院將這里辟為西安事變舊址,并建立西安事變紀念館,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原張學良公館建于1932年,為東西排列三座三層磚木結構西式樓房,四周筑砌青磚圍墻,大門開在北墻正中。東樓是機關樓,中樓是客廳、會議室,西樓是張學良居室。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蔣介石,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以粉碎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親日派的陰謀,促成國共合作,團結抗日。12月17日,周恩來受中共中央委托,率領中共代表團赴西安同張、楊協商,與蔣介石談判,迫使他接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實現了由內戰到抗戰的轉變,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和發展。
周恩來、葉劍英等到西安后,即住在張公館的東樓,在中樓與張學良、楊虎城會談,并和二人與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等談判。止園是楊虎城公館所在地,位于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北側。建于1933年,主樓為傳統宮殿式建筑。西安事變前夕,張、楊在這里密商發動兵諫,周恩來也曾親臨止園商談,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舊址的內容包括西安事變期間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的住宅止園、張學良公館;指揮部新城黃樓;以及發生事變和處理事變工作的主要活動場所高桂滋公館、西京招待所、華清池五間廳等。
止園位于西安市青年路止園飯店西側,原為楊虎城將軍的別墅,又稱楊虎城公館,環境非常清幽。這座別墅現已辟為楊虎城將軍紀念館,內陳設有楊虎城將軍的遺物和西安事變的部分文件。
張學良公館位于西安市建國路甲字69號,俗稱“張公館”,由東西排列的三座小樓組成。當年張學良住在西樓。西安事變發生后,張學良將軍將中共代表團安排在東樓住宿。
新城黃樓位于今陜西省人民政府大院內,是張、楊將軍發動西安事變的指揮部,也是當年西安綏靖公署所在地。蔣介石被捉后,首先被押到黃樓東客廳,幾天后轉移到高桂滋公館。
高桂滋公館位于西安市建國路玄風橋,與金家巷張學良公館相鄰。曾是蔣介石移押住處。隨其來陜的國民黨軍政大員陳誠、衛立煌等10多人,以及后來從南京趕到西安的宋美齡、宋子文等人都住在此地。
西(xi)(xi)京招(zhao)待所位于西(xi)(xi)安市解放路和西(xi)(xi)四路交(jiao)叉(cha)口西(xi)(xi)北,是30年(nian)代初楊虎(hu)城為(wei)招(zhao)待國民黨要員(yuan)所建(jian)。當年(nian),隨蔣(jiang)介石來陜的國民黨軍(jun)政要員(yuan)陳誠、朱紹(shao)良、蔣(jiang)鼎文等就(jiu)住在這里。
免費開放(目前正在維修,預計08年10月對外開放)。
電話:029-87418265。
乘坐五龍專線、5、7、8、14、20、25、27、29、30、37、40、41、43、45、102、201、203、213、213區間、218、235、300、500、601、602、604、K605、606、607、611、612、612區間、K630、702、704、705、710、714、游6路公交在“大差市”站下車,往東第一個十字路口向南100米路東即到。
如想了解更多關于西安事變紀念館、國內旅游的報價,詳情請點擊這里:國內(nei)旅游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