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使華清池除了優美風光之外,更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位于西安城東臨潼區驪山北麓,自古就是游覽沐浴勝地,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務院公布華清宮遺址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傳西周的周幽王曾在這里建離官。秦、漢、隋(sui)各代先后重加(jia)修建,到了唐代又數次(ci)增建。名曰湯泉(quan)宮(gong),后改(gai)名溫(wen)泉(quan)宮(gong)。到了唐玄宗時又大興土木,治湯井為(wei)池,環山列宮(gong)殿(dian),此時才稱(cheng)華(hua)清宮(gong)。因宮(gong)在溫(wen)泉(quan)上面(mian),所(suo)以也稱(cheng)華(hua)清池。
唐代華清池是帝王妃嬪游宴的行宮,每年十月到此,年終返回。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里,先后來此36次之多。現有4個泉眼,每小時總流量112噸,水溫43度,內含多種礦物質和有機物質,沐浴對理療皮膚很有幫助。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華清(qing)(qing)池(chi)大(da)門(men)上(shang)方有郭沫若書寫的“華清(qing)(qing)池(chi)”匾額,大(da)門(men)內(nei)兩座宮殿式建筑(zhu)的浴(yu)(yu)池(chi)左右(you)對稱,往后即(ji)是新浴(yu)(yu)池(chi)。由(you)新浴(yu)(yu)池(chi)往右(you)行(xing)便是九龍湖,湖東(dong)岸(an)(an)是宜春殿。北岸(an)(an)是飛霜(shuang)殿為主(zhu)體建筑(zhu),沉香殿和(he)宜春殿東(dong)西相對,西岸(an)(an)是九曲回(hui)廊(lang)。向南有“貴妃(fei)池(chi)”建筑(zhu)群。“蓮花湯(tang)”池(chi)形如(ru)(ru)石蓮花,供皇帝(di)沐浴(yu)(yu);“海棠湯(tang)”池(chi)形如(ru)(ru)海棠,供貴妃(fei)享用;“尚(shang)食湯(tang)”是供大(da)臣們沐浴(yu)(yu)之處;“星辰湯(tang)”傳說原址(zhi)上(shang)面及四周無遮(zhe)物,沐浴(yu)(yu)可見天上(shang)星辰。在星辰湯(tang)后有溫(wen)泉古源。
華清池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此,華清池內至今仍完的保留著當年蔣介石行轅舊址五間廳,后面驪山的半腰間虎斑石處即為“兵諫亭”。走出望湖樓,向右可沿著一條磚砌的臺階上行,直登蒼翠蔥綠的驪山游覽。
旺季70元,淡季40元。
開放時間:8:00-16:00
從火車站(東廣場)乘坐914、915、游5(306)路公交在“華清池”站下車即到。
如想了解更多關于國內旅游的報價,詳情請點擊這里:國內旅游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