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廬山美食攻略:
悠久的歷史文化,使廬山的飲食集百家之長,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廬山的酒家餐館逐漸增多,形成了大到賓館餐廳、飯店酒家,小到特色小吃等各類設備齊全、檔次眾多的餐飲服務行業,極大的方便了上山的游客。
廬山“三石一茶”赫赫有名,廬山石雞、廬山石魚和廬山石耳,都是廬山上較名貴的東西,不可不嘗。
廬山石雞,是一種生長在陰澗巖壁洞穴中的麻皮蛙;石魚,長年生活在廬山的泉水與瀑布中,把巢筑在泉瀑流經的巖石縫里。其肉細嫩鮮美。石耳,形狀扁平如人耳,是一種野生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的菌類植物。
以“三石”為原料制成的廬山名菜主要有“黃燜石雞”、“三杯石雞”、“石魚炒蛋”、脆皮石魚卷、如意石耳等。
品嘗店:陽光家園大酒店,廬山路437號,招牌菜黃燜石雞、脆皮石魚卷。
廬山旅游一般游客都在住宿地用餐,也可在鎮上飯館用餐,但同檔次的性價比都相差無幾。街心花園旁邊有眾多飯店及農家菜館選擇。如石牛酒家(眾多網友推薦)、金四季土菜館、紅蘋果飯點等。另牯嶺鎮河西路與香山路交匯處的路邊店“農家菜”也不錯,可一嘗。
游二線景點,可就在景點周邊的農家菜館用餐。如從五老峰下來,進三疊泉之前,可從三疊泉停車場往去五峰的方向走約100米左拐進去,有不少農家菜店,味道不錯。
廬山美食攻略之如意石耳:
利用廬山特產石耳制作而成,此菜形似如意,整齊美觀,黑白分明,鮮嫩清爽。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鹽等,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之功效。咯血、衄血、病后體虛者宜用,曾得到烹調老前輩及中外來賓一致好評。}
廬山美食攻略之廬山石雞:
廬山石雞是一種生長在陰澗巖壁洞穴中的麻皮蛙,又名赤蛙、棘腦蛙,體呈赭色,前肢小,后肢強壯,晝藏石窟,夜出覓食。它的形體與一般青蛙相似,但體大,肉肥,一般體重三四兩,大的重約一斤左右。因其肉質鮮嫩,肥美如雞而得名。
廬山美食攻略之廬山石魚:
廬山石魚體色透明,無鱗,體長一般在30至40毫米左右,同繡花針長短差不多,就是長上七八年,長短也不超過一寸,故又名銹花針。石魚長年生活在廬山的泉水與瀑布中,把巢筑在泉瀑流經的巖石縫里。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聞名遐邇。石魚不論炒、燴、燉、泡都可以,營養成分豐富,尤其是產婦難得的滋補品。
廬山美食攻略之脆皮石魚卷:
是以廬山石魚為原料精心烹飪而成,鮮味濃厚,顏色金黃,外脆里嫩,是佐酒佳肴。它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等,有寬中健胃、益肺補虛之功效。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肺虛咳嗽、浮腫等患者食之尤佳。
廬山美食攻略之石魚炒蛋:
蕃茄石魚菜脯炒雞蛋,將石魚用溫水加黃酒浸泡瀝干水分,加打散的雞蛋拌勻,佐以香蔥、鹽、味精,用熱油快炒,滴黃酒,裝盤即可。此菜特點:色澤鮮黃,味鮮嫩,柔潤爽口。
廬山美食攻略之茶餅:
選用當地茶油、麥面、黑芝麻、百年桂花為主要原料,采用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研制而成。宋代詩人蘇東坡曾賦詩贊譽:“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其色澤金黃,素有小而精,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的特點。由于散發著茶油的清香,丹桂的芳香及純堿、蘇打的奇香,故被人們稱為“四香合一”。
廬山美食攻略之廬山石耳:
廬山石耳與黑木耳同科,是一種野生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的菌類植物,由于它形狀扁平如人耳,又附著在巖上生長,所以稱之為“石耳”。石耳營養價值極高,內含肝糖、膠質、鐵、磷、鈣及多種維生素,是一種高蛋白滋陰潤肺的補品。石耳清熱解毒,可治吐血紅崩,熱結小便痛,白濁、白帶、痢疾、毒蛇咬傷、火燙、牙痛、便秘等癥,亦有降血壓作用。
廬山美食攻略之黃燜石雞:
將石雞斬頭去爪,洗凈內臟,切成塊狀過油,佐以四米,加黃酒、醬油、鹽、高湯用小火燜熟,用旺火收汁,淋香油即可。此菜醇香,肥美,味道十分可口。
廬山美食攻略之三杯石雞:
廬山傳統地方菜肴,因烹制時不放湯水,以三(san)杯(bei)調味品將雞(ji)燜爛熟透,故名三(san)杯(bei)石(shi)雞(ji)。此(ci)菜醬紅,原(yuan)汁原(yuan)味,濃香(xiang)透鼻佐(zuo)酒下飯皆宜。三(san)杯(bei)石(shi)雞(ji)富(fu)含蛋白質、脂肪(fang)、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sheng)素等,有(you)補養胃氣、滋(zi)陰降火、利尿消腫(zhong)之功(gong)效。陰虛(xu)火旺、浮(fu)腫(zhong)者食用更佳。
想了解(jie)當地(di)完整的旅游信息,請點(dian)擊這里(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