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興安盟美食介紹:
興安盟的飲食除了富有蒙古族特色外,還深受東北地區飲食習慣影響。
位于科爾沁草原腹地的蒙古族聚居區,飲食以蒙古族風味為主,肉食、乳食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這里著名的美食有烤羊腿、手扒肉、奶皮子、奶酪等。居住在興安盟的漢族、滿族等其他民族人們受東北地區飲食習慣的影響,多以米、面食為主食,口味偏重,燒烤、沾醬菜、燉菜等都是人們喜愛的日常美食。
興安盟的特色風味小吃主要有:蒙古餡餅、蕎麥掛面、王小二大餅等。
烤羊腿介紹(shao):
先將綿羊后腿肉剁開,用鹽、花椒等調味品腌制3小時左右,然后放入烤箱中烘烤,烤時翻動數次,待熟透即可。烤出來的羊腿色澤焦黃,肉酥味美,是一道蒙古名菜。傳說烤羊腿最早由烤全羊演變而來,因為成吉思汗喜食烤全羊,可是在戰爭時期事務繁忙,沒有時間享用。于是廚師把烤制全羊改為了烤羊腿,既節省時間,又食用方便,味道香美,深受成吉思汗喜愛,從此這道菜便流傳開來。
奶(nai)皮子介紹:
又名烏日莫。制法:將鮮奶放入鍋中用中火熬煉,鍋內沸騰后上下輕輕攪拌。熬好放至第二天,將上面已經凝固的一層刮下,平放撒上白糖,晾干即成。奶皮子營養豐富,既可作為調味品,也可與炒米、馕同食,或放入奶茶中增加香味,還可單獨食用,香甜酥脆。每年8-10月是鮮奶的高產期,出產的奶皮子品質最好。
炒米介紹:
蒙古語稱“胡列巴達”。將蒸熟的散糜子放在鍋內,拌細沙用猛火炒干,加工去皮,即成炒米。將炒米用燒開的鮮奶或酸奶浸泡,放進烏日莫、黃油、白糖等便可食用;也可以用開水浸泡,加入黃油、白糖、新鮮奶豆腐等食用。用炒米還能做奶粥、肉粥等。炒米易于保存,攜帶方便。
王小二大餅(bing)介紹:
又稱吊爐大餅,系興安盟已故回族廚師王小二創制。制法:涼水加精鹽、食堿攪勻,倒入適量面粉調成軟性面團;靜置后拉成長方片,提起摔薄,抹上軟油酥,做成適度大小的圓餅放入吊爐,經翻烤至熟即可。這種食品外焦里嫩、香酥可口,食用方便,經濟實惠。
想了解當地(di)完(wan)整的旅(lv)游(you)信息(xi),請點擊這(zhe)里(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