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阿拉善神殿景點介紹:
阿拉善神殿是內蒙古延福寺內一處景點位于阿拉善盟盟公署所在地巴彥浩特鎮城北,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是具有明清風格的古老建筑群體,總面積1500平方米。分為東西兩部 ,東部有王府門、過門、4個耳室、2個廂房、9間書室;西部有第十代王爺達理扎雅住房及3座四合院 ,府內雕刻彩繪,回廊曲折,別具一格,內有歷史文物陳列室3個,展有石器時代及漢 、宋、元、明、清歷史文物600件 ,反映古代游牧生活的巖畫史料照片100幅 。有民族風俗文物陳列室一個,展有霍碩特部蒙古族的衣、食 、住 、行 、裝飾品等實物139件。王府建筑群在歷史上曾威赫一時,現已開發為阿拉善盟的主要旅游景點。
延福寺坐落在巴彥浩特鎮王府街北側,是阿拉善地區最早建成的寺廟建筑。1733年第二代王爺阿寶先期修建大經堂,延福寺(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以后(1739年、1833年、1931年)不斷擴建,陸續完成周圍的建筑。1760年,乾隆為該寺賜名,并親書“延福寺”匾額。延福寺與王府有著密切的聯系,首先創建與歷次擴建、修葺,均屬歷代王爺所為。故該廟俗稱“王爺廟”,也可以說是王府的家廟。
延福寺整個建筑(zhu)布局整齊、結構玲瓏(long)、工藝(yi)精巧、形式(shi)多(duo)樣,建有(you)大(da)經(jing)堂(tang)、菩(pu)薩殿(dian)、四(si)大(da)天王殿(dian)、轉(zhuan)經(jing)樓(lou)、如來殿(dian)、阿(a)拉(la)善(shan)神殿(dian)、藥師殿(dian)、密宗殿(dian)、鐘(zhong)樓(lou)、鼓樓(lou)等大(da)小殿(dian)樓(lou)十多(duo)座,共282間,占地面積6700多(duo)平(ping)方米(mi)。其中(zhong)以藏漢結合式(shi)的大(da)經(jing)堂(tang)為典(dian)范,可謂(wei)是(shi)多(duo)民族建筑(zhu)文化的杰作。1919年(nian)前后為鼎盛(sheng)時期,喇(la)嘛達500人。1949年(nian)尚有(you)喇(la)嘛200多(duo)人。寺內至今保存著乾隆三(san)十三(san)年(nian)(1768年(nian))所(suo)鑄銅香(xiang)爐一(yi)(yi)(yi)座,高(gao)2.2米(mi)、直(zhi)徑0.85米(mi)。有(you)乾隆五十五年(nian)(1790年(nian))所(suo)鑄大(da)鐘(zhong)一(yi)(yi)(yi)個,其鐘(zhong)聲洪亮悅耳,每擊一(yi)(yi)(yi)下整個巴彥浩(hao)特余音繚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