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去牛魚嘴的時候,還是試業階段,一片荒山,在門口等順路出城的巴士,等了半個小時不見一個人影。
所以在上個周二的中午,當我從廣州出發再一次出現在牛魚嘴大門口的時候,卻被停得滿滿當當的停車場嚇了一跳。除了門口那塊寫著牛魚嘴的石頭,其它的一切都不是我所認識的地方。它確確實實成了一個熱門地了。
第一天游牛魚嘴:賞當季最熱禾雀花
這個時候去牛魚嘴的人都是沖著禾雀花去的,我們也是。
到的時候正是接近晌午的時候,一心想先沖著禾雀花去。但看著這眼前蔥綠的山,實在很怕要爬上兩三個小時才能一睹芳容,花沒拍到先餓倒兼累倒在半山中。帶我們進山的小姑娘脆生生地說:從大門走一小段路就到了,山腳下都有,最大那株樹王也在山腳下。
對于平時缺乏運動的城市人來說,這話聽起來簡直像夏天時喝一杯冰凍西瓜汁般讓人心情愉悅。果然只是在走了一段稍有幾級石階上落的小山路后,還不到10分鐘,小姑娘就喊了:看,路邊這株不就是禾雀花了。
如果你的眼睛對同一色系的深淺比較敏感,也許你便會比較容易發現禾雀花。這小花通體綠色,與背景的綠融為一體,如果不仔細看便容易錯過了。特別是越新鮮長出來的,顏色越是接近清亮剔露的嫩綠色,倒是開得久了的,花色漸漸顯出些黃色來,才從綠中跳脫出來。
山中畫了明顯的箭頭指示,禾雀花觀賞A區,沿途還有箭頭指向,整條觀賞之路倒是清晰明了。對于花,其實更像是沿途尋覓,時不時在一片深綠淺綠中就發現有形狀可愛的禾雀花掛在樹枝上。
看得多了,就開始注意起它的形狀。遂發現原來最好看最傳神的并不是一串串垂下來簇擁在一起的葡萄串模樣,反而是兩兩相對的造型,特別是平躺著長在樹干上的,就像兩只斗嘴的小鳥頂著互不相讓的淘氣樣子。
最佳拍攝點:就在山腳下有一株最大的禾雀花,那古藤打橫長著,上面掛滿禾雀花,一串串垂掛下來,密密麻麻,就像一道屏風。這是山中最大的古藤,有“藤王”之稱,景區特意做了道籬笆將它與人流隔開,旁邊還有老農把守。
牛魚嘴資訊:
自駕車(che)路線:從廣州出發,走廣清高速,在清遠(市區)出口下(45元),出了收費站后的大轉盤左轉上清遠大道,沿途有指示牌,左轉走鳳城大橋,直行,再右轉走省道377,直行即可到牛魚嘴。
吃:在牛魚嘴的“禾雀花”餐廳居然可以吃到超正宗的四川農家菜,不相信吧?我本是抱著吃走地雞與山水豆腐的心態坐在餐桌前的,誰知上來的居然是一盤花椒味濃郁的麻婆豆腐,才嘗了一塊,就傾倒碟下了。原來餐廳里有位大廚是四川都江堰人,地震中失去了女兒后來到牛魚嘴,繼續重操自己的舊業“農家菜”,甚至把自己老家的臘肉都帶過來了。這餐飯吃得用“風卷殘云”來形容一點不過分,臘肉的味道就跟我在四川吃到的一模一樣。
線路推薦(jian):新銀盞溫泉、小 北江“飛 來寺(si)”、 牛魚嘴禾雀花兩天團 (省內游咨詢熱線:020-62833333)
第二天游故鄉里:逛嶺南民間故宮
第二天的行程,可以安排到故鄉里慢慢逛上一天。
故鄉里是一個嶺南文化主題公園,如果要用簡單一句話向你作個比喻,故鄉里是一個什么樣的景區,也許可以說它和嶺南印象園有點相似,它打的是“嶺南民間故宮”的招牌。開車進去的路上,七拐八拐突然瞥到一棟干凈漂亮的碉樓,便知是到了。
這是個需要花上半天甚至一天時間好好逛逛的地方。地方很大,主要分嶺南古建筑、祖輩生活展示(含大型祖輩生活物品展與栩栩如生的蠟像情景)、百藝坊、競技游樂場(分陸上競技、水上競技)、機動游樂項目、農莊、桑基魚塘與動物園8個部分。
故鄉里據說百年以上的青磚就用了300多萬塊,并采用原址搬遷的建筑方式,以傳統的手工藝建造而成。而更人驚奇的是,展館里那些或似曾相識或根本未曾見過的舊物,真不知道園主人是如何收集來的。比如兒童用品展,我發現了我小時候坐過的那種竹椅子便在其中。但最厲害的不是這個,而是一個民國時期的嬰兒車,相當先進。平時是推著走的嬰兒車,需要的時候把架子一收,再一頂,就變成了一張現在餐廳里備有的特高嬰兒凳,看起來比現代的嬰兒車要先進不少。
“花好月圓”婚嫁用品展是今年春節才新增的項目。花轎、嫁妝、嫁樓,都是平時電視里可以看到的熟識場景,但有一個小房間里展示的東西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小房間,門口貼著“洞房春暖魚水情深”的對聯,橫幅是“把根留住”,還有一塊小牌子提示:內為《性教育啟蒙教育展》,未成年人請在家長的陪同下進內參觀。猜猜里面展示的是什么?全是一些春宮陶瓷小人。原來,這類物件舊時稱為“壓箱底”——因常被藏在新娘嫁妝的箱底而得名,用意則在性啟蒙、祈子和辟邪。
就這么慢慢逛下來,不知不覺已是大半天。可惜沒個茶館,不然就真是逍遙了。
故鄉里資訊:
住:之前一天晚上可以選擇住在碧桂園假日半島酒店。
自駕車路線(xian):從牛魚嘴沿原路走回廣清高速,可走獅嶺山前大道出口,走山前大道,右轉進入碧桂園假日半島故鄉里主題公題;或可在廣清高速龍塘出口下(15元),沿路有路牌指向“碧桂園假日半島”,依牌前行,約15分鐘可到碧桂園假日半島故鄉里主題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