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詩歌簡明易懂,生動活潑,又入選了語文課本,幾乎每位讀過唐詩的中國人都曾閱讀了這首小詩。當4月暮春,其它花兒早已開盡的時候,作者白居易登上廬山上的大林寺才知道,原來在這深山之中,盛放的桃花開得絢麗多彩。熱愛春天的作者才知道錯怪了春天,原來春天并未歸去,不過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山寺里來了。短短幾句詩,卻寫出大林寺桃花的燦爛,也寫出作者戀春、惜春、怨春、遇春等等又驚又喜的心情。
廬山一年四季,都有美好景致。民國的政府要人總是喜歡在夏天到廬山避暑,因而人們總以為夏天是游廬山的好時光。但事實上,唐代的詩人早就告訴我們,在春天,細雨迷蒙的春天,桃花盛放的春天,也是廬山最美的季節。
廬山春色早
據廬山網的信息,今年2月,隨著春天腳步的到來,本來應該還是冬天的廬山風景區,氣溫迅速上升。受提前到來的“春”天影響,廬山處處春潮涌動,萬物復蘇,往年4月才能盛開的大林寺桃花,如今已經含苞待放,競展新容,吸引著不少前來觀賞的游人。今年早春的到來,使2月份的廬山冷艷中帶著幾分妖嬈,別具風味。當然,氣象學家還說,廬山這次的提前入“春”并不是真正春天的到來,只是一種二月早春現象。按氣候規律,廬山真正入春時間要到4月中下旬,到時乍暖還寒的廬山將是另一幅景象。也就是說,想欣賞大林寺桃花,還有很多機會。
遙想在白衣飄飄的唐代,詩人白居易偕友人游廬山。他們登上香爐峰,住宿在大林寺。就在他們進入大林寺時,適逢桃花競相開放,爭妍斗艷,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白居易驚訝萬分,因為這時已是4月初夏時節,山下早已“綠肥紅瘦”,沒想到山上還春意盎然。而大林寺此地,也因為鮮花盛放,在游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當年的大林寺遺址,據稱就位于現在的廬山花徑公園,也就是在位于牯嶺街西南2公里處的如琴湖畔。后人稱此地為“白司馬花徑”,并建造了“景白亭”。1988年在園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陳列室”,1996年著名雕塑家王克慶制作的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花徑亭中一橫石上刻有“花徑”二字,傳說系白居易手書。在春天,花徑中鮮花盛放,景致宜人,難怪當年白居易也被這樣的景觀吸引了。沿大林路步行,順路可見冰川遺跡——冰桌巨石,又叫飛來石。而形如提琴的如琴湖,在春天的雨霧中如夢似幻,是眾多影視劇拍攝的地方。
春天里,不能錯過的地方還有距花徑不遠的錦繡谷。自天橋循左側石級路前行至仙人洞的路上,是一段長約1.5公里的秀麗山谷,這便是錦繡谷。相傳在晉代,東方名僧慧遠曾經在這里采擷花卉、草藥。這兒鮮花盛開時,猶如錦繡,北宋文學家王安石詩云:“還家一笑即芳晨,好與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據說寫的就是這里。沿錦繡谷傍絕壁懸崖修筑的石級便道游覽,谷中千巖競秀,萬壑回縈;斷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獅長嘯,如猛虎躍澗,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盤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錦繡畫卷,令人陶醉。
廬山景點眾多,另一處不可錯過的則是三疊泉。三疊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飛瀑流經的峭壁有三級,溪水分三疊泉飛瀉而下,落差共155米,極為壯觀。三疊泉每疊各具特色。站在第三疊抬頭仰望,三疊泉拋珠濺玉,特別是暮春初夏多雨季節,飛瀑如雷聲轟鳴,令人嘆為觀之。三疊泉雖然壯觀,但卻長期隱藏在荒山深壑,隱居在它上源屏風疊的李白,講學在它下流白鹿洞的朱熹都沒發現它,直到南宋時期才被人發現。
廬山別墅老
廬山以自然景觀取勝,其美好的景觀,吸引許多名人在這里建別墅,作為休養生息的地方。因此近代的廬山,成為一個有著歷史與故事的地方。而且近現代歷史上,許多著名的事件就是從廬山開始的。廬山的許多老別墅,記錄著許多動人的故事。
在廬山,最著名的別墅肯定是美廬。它是廬山所特有的一處人文景觀,它展示了風云變幻的中國現代史的一個側面。美廬,曾是一處禁苑,曾作為蔣介石的夏都官邸,曾是當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無數歷史事件將這座小樓推上了顯赫而又迷離的境界。綠蔭籠罩下的美廬別墅,為石木結構,十字形長石階,通透式涼臺,室內是一裝飾典雅、中西合璧的會客廳。如今,這里還留著貓眼綠的地毯,墨綠的沙發,室內陳設基本保持原貌,所有的物品都那樣精致。
美廬還保留著許多物品,如宋美齡彈奏過的德國制造的立式鋼琴,宋美齡閱讀收藏的精裝英文書籍,宋美齡畫的《廬山溪流》等三幅水彩畫等。它們靜靜地立在那里,似乎還是當年模樣,只是歷史的煙云,早已變幻萬千。
廬山的山頂,是一座桃源般的山城——牯嶺鎮。小城三面環山,一面臨谷,19世紀末英國傳教士在這里興建住宅別墅。如今,近千幢風格各異的各國別墅依山就勢而筑,高低錯落,瀟灑雅致,點綴在萬綠叢中,與周圍環境十分和諧,為國內少有的高山建筑景觀。最繁華的地方是牯嶺街,商店、旅社、餐廳、書店、酒樓、車站、咖啡廳、舞廳、商場等服務設施均掩映在綠蔭叢中,形成天街云市般的山鎮。旅游住宿在這里,可以休閑散步,而從這里到廬山各個景區,交通也相當便利。
聯游:
廬山的周邊,同樣景點云集。在春天時節,到廬山還可以順道游覽婺源,欣賞當地油菜花景,或到景德鎮,在這座古老的瓷都淘一點自己喜歡的陶器。
婺源 漫山遍野油菜花
春天里到婺源來,有粉墻黛瓦的老屋,也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婺源有許多地方可以欣賞油菜花,汪口鎮三面環水,李村的鄉野氣息很迷人,月亮灣有寧靜的水面和如彎月的小島,曉起鎮有豐厚的民居文化。但旅游攻略上一般最推崇江嶺。江嶺是一個山梁,駛車可以沿著山路開到山頂,而在最高處看到的景致最為壯美。在段莘鄉閬山村,因海拔高氣溫低,油菜花花期在3月下旬到5月初結束。
景德鎮 千年瓷都非浪得虛名
到景德鎮,一般都將前往陶瓷一條街。這座千年瓷都并非浪得虛名,在這陶瓷一條街上,幾乎能想像到的陶瓷用品都可以找到,而且在樣式上有許多大膽創新之作。
而其實不能錯過的還有浮梁舊縣城。浮梁,這名字聽起來很熟悉,仔細一想,原來是唐朝白居易所寫《琵琶行》中的地名:“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當年白居易游廬山,當然也會在景德鎮附近游訪。而從詩中也可以知道,浮梁當年是一個商貿發達的地方。
如今浮梁還留有古縣衙,這是我國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縣級衙署,現保留有頭門、儀門、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縣衙原有風貌。整座建筑布局多路,錯落有致,廊道相接渾然一體,顯示出封建衙門特有的那種官府威嚴氣派。
在浮梁,還有巍峨聳立的紅塔,有“江西第一塔”之稱,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譽,是古老浮梁的象征。當年浮梁人離鄉之時,這座塔簡直就是家鄉的標志,也因此雖然樸實無華,卻因為深深印著歷史盛衰,而一直是浮梁的重要景點。
旅行社線路:
1220元
13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