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歷史文化
惠州是廣東歷史名城,自古以來就是東江流域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素有“粵東重鎮”、“嶺南名郡”之譽。中國古代道教思想學家葛洪(約公元 281- 361)在羅浮山煉丹,留下大量遺跡。由于中國北宋大文學家蘇軾 (公元 1037-1101) 曾謫居惠州, 故有“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之說。傳說有一位仙人騎著木鵝從北方飛來,看見惠州山清水秀,便降落西湖中不愿離去,木鵝化作一座山嶺臥于湖畔,因此,惠州城得名“鵝城”。從這個傳說,可以想見惠州風光之美,與惠州人之自豪。
優美的自然環境
惠州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全市,雨量充沛,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陸地常年蔥綠,生機盎然。惠州的自然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全市具有旅游開發潛力的景點有900多處,屬景點高密度分布區,并具有資源多樣性的特點,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澗、島為一體,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身,其中被列入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及自然保護區有6處,擁有“嶺南第一山”--羅浮山,“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南昆山,“東方夏威夷”--巽寮灣,“苧蘿西子”--惠州西湖,還有全國唯一的海龜自然保護區等。廣東三大水系之一的東江、西枝江在惠州交匯,是供給香港、深圳、廣州等地的主要水源。
快速發展的經濟
惠州是廣東省的重點發展地區,已形成以外向型為主的多元化經濟發展格局。美國、日本、歐洲、香港、臺灣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到惠州投資興辦企業,英荷殼牌、通用、索尼、本田、健伍、NEC、LG、三星等大批國際財團和跨國公司進入惠州,使惠州外向型經濟直接連結全球經濟鏈。目前,惠州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鐳射光頭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電話機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電視機、電腦、手機、電池、音響、照相機、高級電工產品和線路板生產基地之一。隨著首期投資達43億美元、目前中國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的動工,揭開了惠州21世紀大發展的新篇章。
城市獲取的榮譽
進入新世紀,惠州市相繼獲得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及“廣東省維護穩定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惠州概況重要數據:
- 區號:0752
- 郵編:516000
- 面積:11158平方公里
- 人口:377萬
- 區劃:惠(hui)陽市、惠(hui)城區、大亞灣區、惠(hui)東縣(xian)、博羅縣(xian)、龍門縣(x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