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慈黌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統二年,歷時近半個世紀,集陳家幾代人的心血。計有郎中第、壽康里、善居室、三廬等宅第。占地2.54萬平方米,共有廳房506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頭時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計有大小廳房202間,是所有宅第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
陳慈黌故居建筑風格中西合壁,總格局以傳統的“駟馬拖車”糅合西式洋樓,點綴亭臺樓閣,通廊天橋,縈迴曲折,進之如入迷宮,樂而忘返。據說以前陳家有個專司開關窗門的傭人,每天清晨開窗,開完所有的窗,又開始關窗,當所有的窗都關上了,天也就暗了。
陳慈黌故居的建筑材料匯集當時中外精華,其中單進口瓷磚式樣就有幾十種,這些瓷磚歷經近百年,花紋色彩依然亮麗如新,各式門窗造型飾以灰塑、玻璃、高雅大方,富麗堂皇;木雕石刻多以花鳥、祥禽為內容,表達吉祥、吉慶、富貴的美好愿望;此外故居內的書法石刻皆出自當時名家之手,一字千金,是一本“集”眾多書法名家手筆的“活字帖”。
善居室的主人是陳慈黌幼子立桐,因其早逝,故這座樓宅基本由幼媳一手督建。關于“幼媳”及建造這宮殿式大屋過程的各種傳說,更增添故居的神奇色彩。
歷經滄桑,慈黌故居這顆蒙塵數十載的“明珠”終于重煥異彩。目前。故居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增設了陳慈黌家史館、紅頭船雕塑、潮汕戲曲館、木偶館、潮汕新娘房、潮汕工夫茶館、老潮州小食館、書畫廊、微雕展館、潮汕工藝禮品館、古廚房系列等富有潮汕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特色的景觀;還有潮汕鄉土舞蹈“雙咬鵝”定時表演,情趣盎然,讓您游興大增。
宏偉壯觀(guan)的(de)建筑規(gui)模,中西合壁的(de)建筑藝術(shu),古(gu)老(lao)的(de)潮(chao)汕民俗(su),典雅的(de)舊(jiu)日風情,陳慈(ci)黌(hong)(hong)故居是潮(chao)汕文(wen)化的(de)一(yi)(yi)個縮影,是一(yi)(yi)處(chu)集(ji)旅游、觀(guan)光、學術(shu)研(yan)究于一(yi)(yi)體(ti)的(de)旅游勝地(di)。游覽陳慈(ci)黌(hong)(hong)故居,將(jiang)為您揭開潮(chao)汕人與(yu)潮(chao)汕文(wen)化的(de)秘(mi)密(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