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簡介:
南京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政治家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江蘇省南京市東郊鐘山東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整個建筑群依山勢而層層上升,氣勢宏偉。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鐘山的遺愿,靈柩暫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內,并決定在南京鐘山修建他的陵墓。自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1933年中山陵全部竣工。
整個風景區由中山陵、孫中山紀念館、辛亥革命蠟象館、名人墓等部分組成。中山陵坐北朝南,前臨平川,后擁青峰,氣勢雄偉,蔚為壯觀,面積共8萬余平方米。其平面圖呈警鐘形,給人以警鐘長鳴、奮發圖強之感。陵墓分前后兩部,前為牌坊、墓道,后為陵墓主體建筑,包括陵門、碑亭、祭堂、墓室。在陵園范圍內,還有中山植物園、音樂臺、光華亭、仰止亭、航空烈士墓等勝跡,以及廖仲愷夫婦墓、鄧演達烈士墓等。孫中山紀念館包括藏經樓和中山書院兩幢紀念性建筑,藏經樓的陳列室展出有關孫中山先生的史料、圖片、手跡、書籍等;中山書院主要用于對孫中山的紀念活動、學術研究和文化交流,在此人們可以聆聽中山先生生前演講的錄音。
南京中山陵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依次為廣場、石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墓室。
廣場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鐘”。山下中山先生銅像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鐘擺錘。
中山陵碑亭 石坊后是長達375米、寬40米的墓道。前行為陵門,門額上為孫中山的手跡“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再進為亭,一塊高約6米的碑石上刻著“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過碑亭即為陡峻的石階,石階共分八段392級。
南京中山陵祭堂 走到陵墓最高的平臺,上有華表兩座,后為祭堂。祭堂的正中,為孫中山先生的漢白玉坐像,祭堂四壁的黑色大理石墻上刻有孫中山親筆書寫的《建國大綱》和胡漢民等人書寫的《總理遺囑》。
中山陵墓室 祭堂之后有一個銅門,橫額上書“浩氣長存”四個大字。門內即為鐘形墓室,其中央有一直徑4米、深5米的圓形大理石圓穴。孫中山的漢白玉靈柩及臥像即安放在圓穴中。
在中山陵四周還有一些紀念性建筑物,是由當時各界人士和海外僑胞投資修建的,可做游覽。
南京中山陵交通路線:
公交9路、游1路、游2、游3路可到達。
若從中山陵到明孝陵、寧谷寺,有旅游小火車可以到達,上車5元,另外如果持聯票,可以租用8-10座的電瓶車,有導游講解,20元/人,可以到達中山陵內任何景區。
南京中山陵門票及開放時間:
中山陵開放時間:6:30-18:30
南京中山陵現分“民國文化”和“明朝文化”東西兩個片區。
東片包括中山陵、靈谷寺、孫中山紀念館、音樂臺等4個景點,票價80元;西片明孝陵、梅花山、梅花谷、紅樓藝文苑、紫霞湖5個景點,票價70元。東西聯票140元。
中山陵2008年年票150元,除涵蓋了東西兩片所有景區外,還包括白馬公園、頭陀嶺山頂公園、美齡宮、紫金山天文臺、中山植物園。
中山陵辦票點:中山陵園風景區各售票處、年票所含景點的售票處、景區營銷導游服務中心。購買優惠年票時,必須持有效證件和一寸照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