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光巖旅游介紹
廈門日光巖位于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頂端,是鼓浪嶼的龍頭景點,為廈門的象征。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時,曾屯兵于此,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
日光巖俗稱“巖仔山”,別名“晃巖”,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海拔92.7米,為鼓浪嶼最高峰。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巖”。
日光巖景區奇石疊磊,洞壑天成,海浪拍岸,樹木蔥蘢,繁花似錦,富有亞熱帶浪漫氣息。擁有“一片瓦”、“鷺江龍窟”、“古避暑洞”、“龍頭山寨”、“水操臺”、“百米高臺”勝景。歷代文人石刻題詠甚多,為名巖增添古風異彩。攀天梯,登臨極頂,鼓浪嶼、廈門、大擔、小擔諸島盡收眼底。
日(ri)(ri)光巖頂峰(feng)一直徑40多米的(de)(de)巨(ju)石凌空聳立,成為廈(sha)門的(de)(de)象(xiang)征。在(zai)那巨(ju)巖峭壁上(shang),有(you)1915年許(xu)世英(ying)題刻(ke)的(de)(de)“天風海(hai)濤”四字(zi)橫書;其(qi)下(xia)還(huan)有(you)兩行大(da)(da)字(zi)題刻(ke),右側(ce)為“鼓浪(lang)洞天”,左側(ce)為“鷺江(jiang)第一”,前(qian)者(zhe)系明(ming)萬歷元年(公(gong)元1573年)江(jiang)蘇丹(dan)陽人(ren)(ren)(ren)丁一中所(suo)書,這是日(ri)(ri)光巖最早的(de)(de)題刻(ke)。后者(zhe)是清道光年間福建(jian)長(chang)樂人(ren)(ren)(ren)林钅咸(xian)所(suo)寫,兩者(zhe)靠(kao)近,字(zi)跡(ji)相當,林钅咸(xian)署(shu)名特(te)別大(da)(da),游(you)人(ren)(ren)(ren)常(chang)誤為二者(zhe)皆是林钅咸(xian)所(suo)題,其(qi)實后者(zhe)比前(qian)者(zhe)晚刻(ke)二百多年。三大(da)(da)崖刻(ke)對日(ri)(ri)光巖的(de)(de)風光作了形象(xiang)性的(de)(de)概括(kuo),給游(you)人(ren)(ren)(ren)留下(xia)深刻(ke)的(de)(de)印象(xiang)。
廈門日光巖交通路線:
從鷺江道中山路口的輪渡站擺渡到鼓浪嶼,上巖后步行10多分鐘就能到達日光巖。
廈門日光巖門票及開放時間:
日光巖套票80元(包含日光巖、百鳥園、菽莊花園、皓月園、風琴博物館)。
日光巖開放時間:7:00~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