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300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上,僅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就有6500多個。若加上不足500平方米的,則數以萬計。因為有了它們,我們才擁有那蔚藍的海域。下面為您推薦介紹中國最美的10個海島。
西沙群島:珊瑚為國(guo)土(tu)增色
西沙群島位于南海西北。最誘人的是它的島群分成東西兩組排列。東面為宣德群島,由7座島嶼組成,永興島為主島,被稱為鳥島的東島也在其中。西面稱永樂群島,由8座島嶼組成,有金銀、甘泉、晉卿島等等,島群周圍還有零星的礁、灘和沙洲,所以當地的漁民習慣稱它們為“東七西八”。從空中俯視,它們像兩串鑲嵌著白邊的藍寶石,靜臥在南海那萬頃碧波之上。又如不沉的艦船,扼守著南疆。
潿洲島(dao):水火雕(diao)出的作(zuo)品
潿(wei)洲島(dao)位(wei)于廣西(xi)北(bei)海(hai)市(shi)南面,南北(bei)長(chang)約6公里,東西(xi)寬5公里。因屬水圍(wei)之洲,故名。潿(wei)洲島(dao)是(shi)(shi)中(zhong)國最大的(de)(de)(de)、最年輕的(de)(de)(de)火(huo)山(shan)島(dao),其地層是(shi)(shi)第四紀火(huo)山(shan)活動形成的(de)(de)(de)火(huo)山(shan)巖和(he)火(huo)山(shan)噴出巖,因而島(dao)的(de)(de)(de)南部,有大量(liang)的(de)(de)(de)火(huo)山(shan)地貌景觀(guan)。那一個個因火(huo)山(shan)爆發而被燒灼的(de)(de)(de)、積壓(ya)留下(xia)的(de)(de)(de)石(shi)壁、石(shi)臺,線條怪(guai)誕,色彩絢麗而奇特的(de)(de)(de)海(hai)蝕地貌也多姿多彩的(de)(de)(de)散布在(zai)周圍(wei)沿(yan)岸。
海蝕洞、海蝕溝、海蝕龕、海蝕崖、海蝕柱、海蝕臺、海蝕殘丘、海蝕蘑菇等等,奇妙又壯觀,如海上秘境。潿洲島的地勢北高南低,北半部則以海積地貌為主,有沙堤、沙灘及礁坪、平坦開闊,景色宜人,海底又有絢爛多姿的珊瑚,豐富而多樣的濱海景色,令潿洲島有南海“蓬萊島”的美稱。
南沙群島:珊(shan)瑚為中國鑄就的(de)界碑(bei)
位于南海南部的南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分布海域最廣、島礁最多、但平均每個島礁面積最小的一個珊瑚島群。所分布的海域面積達82萬平方公里。有島礁沙灘200多個。陸域面積合計約2平方公里。所有島嶼中太平島最大,面積為0.43平方公里。從空中俯瞰,它像一顆綠寶石,漂浮在湛藍的大海里。那如玉帶環繞其邊緣的是潔白的珊瑚沙帶,南沙群島島、礁、沙、灘星羅棋布。
海灘似玉,綠洲如茵,鳥飛長空,魚翔淺底,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熱帶海島風光畫卷。其海島多為珊瑚環礁類型。各種珊瑚五顏六色,千姿百態。1988年8月2日,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要求,中國在距海南島560海里的屬南沙群島中的永暑礁建立了海洋觀測站。
過去絕大部(bu)分礁(jiao)盤沒(mei)在(zai)水下的永暑礁(jiao),如今出現了一(yi)片寬敞(chang)的人造陸(lu)地,一(yi)座面積(ji)一(yi)千多平方米(mi)的兩(liang)層樓房(fang),聳立在(zai)南(nan)海前哨,無論風云如何變幻,南(nan)沙的永暑礁(jiao)都如一(yi)艘永不沉(chen)沒(mei)的戰艦停駐在(zai)中國的領(ling)海上。
澎湖列島: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
浩瀚無垠(yin)的(de)(de)蔚藍色(se)海洋,泛著軟綿的(de)(de)輕浪;星(xing)羅棋布的(de)(de)翠綠島群(qun),靜(jing)(jing)靜(jing)(jing)地(di)散發著光芒;沒(mei)在(zai)水(shui)中(zhong)的(de)(de)泱水(shui)礁臺把部分(fen)島嶼(yu)連成一氣——這就(jiu)是澎湖,面積達(da)127平(ping)方公(gong)里,擁有大(da)大(da)小小64個島嶼(yu)的(de)(de)臺灣最大(da)島縣。
澎湖(hu)的(de)(de)(de)名字是(shi)有來(lai)由的(de)(de)(de):列島中(zhong)最大的(de)(de)(de)本(ben)島與中(zhong)屯、白沙、西嶼三(san)島相銜似湖(hu),使得灣(wan)外的(de)(de)(de)海水洶涌澎湃(pai)時,三(san)島合圍的(de)(de)(de)灣(wan)內卻波(bo)平浪(lang)靜,澄清如湖(hu),所以(yi)稱(cheng)澎湖(hu)。
澎湖(hu)海(hai)域澄(cheng)澈(che),極少污染(ran),海(hai)底(di)景觀(guan)瑰(gui)麗(li),有著“臺灣夏威夷”的(de)美譽,海(hai)島風情(qing)也成了(le)澎湖(hu)觀(guan)光資源中最大的(de)特色。
南麂(ji)島:神奇的(de)海(hai)上生物(wu)園
外形似一只奔跑的山麂的,就是浙江溫州的南麂島,由此也賦予了南麂列島的名稱。列島位于平陽縣鰲江口外30海里的東海海面上,由大小23個島嶼組成。陸地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因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南麂島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之一。
環島的海域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海洋生物物種聚集區,島上有連綿的草原、突兀的濱海懸崖、綿延的貝殼沙海灘。
“山秀(xiu)、石奇、灘美、草綠、海藍、空遠”,南麂島是東海上的一(yi)顆璀璨的明珠。
廟島列島:海上(shang)有仙山
廟島列島即長島縣,位于山東、遼東半島之間,黃海和渤海交匯處。島陸面積5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46.41公里,全縣由32個島嶼、25個島礁組成。整個列島橫亙于渤海海峽。
廟島列島是由構造斷陷而形成的基巖島,地勢陡峭,地貌多樣,自然景色壯觀。島群間,各島有各島之神奇。如萬鳥島,是鳥的王國,也是多種候鳥遷徙的中轉站;大、小竹山島以竹得名,如北國的江南;小黑山島,則是蛇的王國,島上繁衍生息著巨毒蝮蛇一萬多條;砣磯島,卻是石頭的世界,各種彩石林立,耀眼奪目。
而一萬年(nian)前(qian)就已有人居住的(de)(de)歷史(shi),悠(you)久而燦爛的(de)(de)歷史(shi)文(wen)化(hua),則令廟島列島有豐厚的(de)(de)歷史(shi)遺跡與深厚的(de)(de)文(wen)化(hua)韻味。
普陀山島:海天出佛(fo)國(guo)
在東海之上有中國最大的島群舟山群島。它島礁眾多,星羅棋布,共有1339個,約相當于中國海島總數的20%。舟山群島是浙東天臺山脈向海延伸的余脈,在1萬至8千年前,由于海平面上升,將山體淹沒才形成今天的島群。長期的海浪沖蝕,又使舟山群島發育著海蝕階地、洞穴。而其沙灘,從質到量都位居中國前茅。
普陀山島是舟山群島的大島,呈紡錘形。遠遠望去,如一尊睡佛。
從唐末起此地即興有佛教,至宋已欽定為觀音菩薩道場地,是國內外最大的觀音菩薩供奉地,普陀山已成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千年道場,香火不竭。島上鼎盛時期有三大寺,88庵、128茅篷。每年農歷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是三大朝山節,香客云集,梵音如潮。
普(pu)陀島還(huan)是風景名勝地,石奇、洞幽、林茂、古樹參天(tian),有(you)盤陀石、千步沙、百步沙等十多(duo)處自然(ran)景點。古人云:以山而(er)兼湖之勝,則推(tui)西湖;以山而(er)兼海之勝,當推(tui)普(pu)陀。
大崳山島:山、湖、草、海在此濃縮
大崳山在福建福鼎的福瑤列島。東西長7.7公里,南北寬2.76公里,面積為21.50平方公里。岸線長31.97公里。島上有大小澳口36個,大小山峰20余座。為福建省最高海島,海拔541.4米。在其海拔400米處,鑲嵌著大小兩個天然湖泊,大天湖面積近千畝,可泛舟暢游;小天湖200多畝。兩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質甜美,水清如鏡。
湖四周山勢(shi)平緩,間(jian)或(huo)有(you)白(bai)色(se)蘆花點綴其間(jian)。青山、碧(bi)水(shui)、礁(jiao)石林立(li)。還有(you)連片(pian)的(de)(de)萬畝草場般的(de)(de)景觀(guan),被譽為“島國(guo)天山”,是東海上(shang)的(de)(de)神(shen)奇小島。
林進嶼南碇島:古(gu)火山地貌珍品的遺存
在福建東南漳州市的濱海火山景區海域里有兩座神奇的火山島——林進嶼和南碇島,它們一個為0.16平方公里,一個只有0.07平方公里,但是卻見證著地球的生命運動。經國內外專家確認,它們是世界極為罕見、保持得較為完美的、珍貴的古火山地質地貌資源景觀。
林(lin)進嶼和南(nan)碇島(dao)屬(shu)于新生代中(zhong)新世紀(ji)陸地(di)(di)(di)(di)間斷性多(duo)次火(huo)(huo)山噴發而形成的(de)產物。島(dao)上分別有壯觀(guan)(guan)(guan)罕見的(de)柱狀(zhuang)節理玄武巖景(jing)(jing)(jing)觀(guan)(guan)(guan)不同(tong)規模古(gu)火(huo)(huo)山噴口群(qun)景(jing)(jing)(jing)觀(guan)(guan)(guan)、各種海(hai)(hai)蝕火(huo)(huo)山熔巖型景(jing)(jing)(jing)觀(guan)(guan)(guan)、完全(quan)裸露巨(ju)大火(huo)(huo)山頸景(jing)(jing)(jing)觀(guan)(guan)(guan)、海(hai)(hai)蝕熔巖平臺景(jing)(jing)(jing)觀(guan)(guan)(guan)、玄武巖球狀(zhuang)海(hai)(hai)蝕畫廊(lang)景(jing)(jing)(jing)觀(guan)(guan)(guan)、玄武巖熔巖錐(zhui)群(qun)景(jing)(jing)(jing)觀(guan)(guan)(guan)、柱狀(zhuang)玄武巖浪蝕崖景(jing)(jing)(jing)觀(guan)(guan)(guan)、海(hai)(hai)蝕埋藏型熔巖景(jing)(jing)(jing)觀(guan)(guan)(guan)、海(hai)(hai)蝕熔巖洞(dong)等大規模成片(pian)的(de)自(zi)然景(jing)(jing)(jing)觀(guan)(guan)(guan)。具有地(di)(di)(di)(di)質構造(zao)學(xue)、火(huo)(huo)山學(xue)、古(gu)地(di)(di)(di)(di)理學(xue)、地(di)(di)(di)(di)震(zhen)學(xue)、大地(di)(di)(di)(di)構造(zao)學(xue)等多(duo)學(xue)科的(de)科研價值(zhi)。除了這(zhe)些神奇的(de)、珍貴的(de)、不可再生的(de)火(huo)(huo)山地(di)(di)(di)(di)貌以外,還有因海(hai)(hai)岸沉降埋藏地(di)(di)(di)(di)下8000年的(de)古(gu)森(sen)林(lin)遺址以及令驚(jing)嘆的(de)優質沙灘。2001年成為中(zhong)國(guo)首批地(di)(di)(di)(di)質公園(yuan)之一,也是我(wo)國(guo)惟(wei)一海(hai)(hai)洋(yang)地(di)(di)(di)(di)貌的(de)火(huo)(huo)山公園(yuan)。
海陵(ling)島:南中國海邊的銀灘
海陵島位于廣東省陽江市南面,全島面積107.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23.5公里,為廣東省第二大島。海陵島四面環海,中心為盆地,設有海陵、閘坡兩鎮。
閘坡的大角環——馬尾海灘為省A級海灘。這里三面群峰衛護,一面臨海,海灣寬闊平展,沙灘綿延。灣內風和浪軟,兩邊岬峰時有云霧繚繞,景色迷人。在廣東省14個風景名勝區中,是惟一以海灘命名的。
南灣也有(you)(you)(you)沙(sha)灘,長達9250米(mi),“有(you)(you)(you)十里銀(yin)灘”之(zhi)稱。這里水清澈(che)沙(sha)柔凈,一望無(wu)際的白(bai)色(se)沙(sha)灘與湛藍的大(da)海(hai)、濃綠(lv)的林(lin)帶(dai)相互輝映,以至于有(you)(you)(you)人稱之(zhi)為“上帝的杰(jie)作(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