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瑜伽》完整版,女人扒开的小泬高潮喷小,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东北老肥熟口味重的原因分析,久久草视频

客戶服務電話:020-62833333    固話撥打免費:8007166666
首頁 > 目的地指南 > 中國旅游信息 > 廣東 > 汕頭 > 文章介紹
旅游產品限時搶購

汕頭媽嶼島

更新日期:2018-07-16       來源:中航國旅官網

汕頭媽嶼島介紹:

       媽嶼島位于汕頭港出海(hai)(hai)口處,距市區6.75公(gong)里(li)(li),面積約(yue)1平(ping)方(fang)公(gong)里(li)(li),是(shi)汕頭港的門戶(hu)。南面為群山起伏的廣澳,北(bei)面是(shi)層樓高聳的龍湖工業(ye)區,東北(bei)面出韓江,正西面入(ru)榕江,千山百景(jing),均(jun)擁入(ru)懷。島的南北(bei)兩面分別有觀海(hai)(hai)亭(ting)(ting)、觀風(feng)亭(ting)(ting),中間一片平(ping)坦(tan)沙灘,沙軟水清,為一天然海(hai)(hai)濱(bin)浴場。


媽嶼島概況

       媽嶼島長0.65公里,寬0.64公里,面積0.206平方公里,海拔39米,海岸線長2.3公里。 
       島上有兩座建于元、清的天后宮,故稱媽嶼。碼頭邊的海面上,有一塊黑褐色的浮石,據說是當年媽祖普渡漁人化神入海時留下的,叫“媽印石”。島上最高處海拔41米,成了海灣大橋的天然橋墩。山上一座高大的觀音塑像,目視著大橋上的過往車流,向人間揮灑著祝福的甘露。
       鸞山有座“觀海亭”,因1962年陶鑄同志登島倡建,又稱“陶鑄亭”。1983年2月,劉海粟時87歲留下“媽嶼碧海飛白浪,天風海 濤曲未終”題詞,現刻于醉潮樓前雕塑上。   
       島上最高處立有觀世音菩薩巨型石雕像,高12米,由大小105塊石雕砌成,從海灣大橋上過往時皆可望見。
       1860年設立的潮海關,位于媽嶼島東南,時汕頭開埠的象征,1994年列為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

媽嶼島景點

       媽印石

       來到碼頭,海上有塊黑褐色的石頭,其貌不揚,當地人叫它媽印石,相傳為媽祖化神入海時的遺跡。說來也怪,這媽印石不論潮漲 潮落,總是浮出海面,不被海水淹沒。

      老媽宮

       創于元代(1271至1368年),是粵東沿海最早媽宮之一。明萬歷四十八年南澳副總兵何斌臣拓新之,其所撰碑記堪稱媽廟史學瑰 寶,已被重刻嵌墻。咸豐十一年重建,1928年擴建,1984年由港胞捐修,1993年“媽生”日重建落成。廟建筑335平方米,恢宏典雅, 富麗堂皇,并筑石牌坊、大戲臺、壽星石雕、亭閣、碑廊、放雞立體嵌瓷臺等。

      新(xin)媽宮

       創于清。傳說來汕辦洋行泉州人吳氏,請先生選中老媽宮數十米遠處作墓地,吳來看地,忽見一個大香爐,經打聽知它是媽宮的, 是“自己飛來的”,便帶頭捐資,經3年多于此建起新媽宮,比老者規模更大。1983年,由市旅游公司牽頭,普寧人泰僑張伯花先生捐7萬多元,公司也捐約1萬元,合力重修。同年,張華云撰、高煜書碑記豎于廟前。門壁保留清代由100多塊石雕石和規格石砌成,古色古 香。龍柱工藝超凡,嵌瓷艷麗精美,木雕巧奪天工。

       海龍王(wang)廟

       這是閩粵罕見之廟。處于老媽宮戲臺背后,創于清初,咸豐十一年重建老媽宮時修之。1988年,新加坡北海宮主持人張德法,夢海龍王請他回祖國修廟,便先返故鄉福建尋廟而無獲,后聞媽嶼有廟,登島果然尋獲,便為首帶動共108名華僑樂捐而重修之,于1989年11月2日事竣。著名嵌瓷世家許梅三(已故)及其兒子,所嵌雙龍奪寶、花鳥、英雄等佳品,熠熠生輝。是當代潮汕工藝珍品代表作之一。

       望(wang)海觀世音

       望海觀世音巨型石雕站像屹立在全島峰巔尖山頂上,由白石精雕細刻而成,望海觀世音菩薩巨型站像,莊嚴高聳,露于綠叢,為乘車從海灣大橋而過者所矚目,贊嘆不已。
它落成于1994年5月29日,雕藝高超,面容端莊,惟妙惟肖,其左手拿甘露瓶,瓶口向下;右手執柳枝,拈露灑人間,形象動人。這座高達12米(含蓮座2米),由總重10多萬公斤108塊石雕砌成,當時是由市工藝美校設計,惠安縣石雕高手刻后遠途載來。其左豎一石燈。又有冊形石板刻著詩僧定持所書二詩,韻妙墨妍。

       東海普陀山寺
       在新媽宮東南墻邊,創自清乾隆甲午年(1774),現存大殿后墻,搭篷奉供佛像供善信祭拜,政府宗教部門已批準重建,正在籌資。寺有兩塊重要文物碑刻幸存,一是“東海普陀山”寺匾,上下小字刻“廣東南澳鎮標右營把總姚高敬題”、“乾隆三十九年(1775)二月谷旦立”;二是“開山三寺正瑞和公蓮位”碑,內載正瑞大和尚共創三寺(其一東海普院山寺)、重興五寺、修路50 余里、修橋70余處,堪稱大德。

      潮海(hai)關(guan)
       這是潮州新關,由中國人管理,也稱“常關”,為營仔山上兩座平房。咸豐三年(1853年),潮州與香港貿易猛增,粵海關就在媽嶼設海關,筑兩座各150平方米平房(市文保單位),因此前在庵埠已設海關,故媽嶼者稱“潮州新關”,同治二年即1863年遷入汕頭市,1901年被潮海關接管。7年后在島南靠海處,又設立潮海關,由外國人掌管,故也稱“洋關”。建一座兩層洋樓為洋人頭目稅務司等所住(2002年被拆),附近再建兩層大洋樓為海關人員住(俗稱“引水樓”,1991年因屬危房被拆)。

       天然海浴場

       海浴場位于東南面,可遠眺南澳島,近觀鹿嶼,是約100米長月眉形海灣。沙灘平坦潔白,海水碧透清綠,是沐浴天池。兩側鳳、鸞二山,怪石嶙峋,千姿百態。海灘中間,突起一座小石峰,裂痕片片似花瓣,故被稱為“牡丹峰”,與左右山形成“鸞鳳朝牡丹”佳景。灘頂木麻黃綠樹成帶,可供泳者避暑。沖淡室、餐飲室、酒樓為泳者提供種種方便。浴場海蝕岸石刻著賴少其頌媽祖詩、曾鳴 “南島奇峰”、陳大羽“聽濤”等絕筆,為島增彩。
此外,島上還有雙忠廟、伯公廟、友誼亭、觀海亭、醉潮樓,和附近鹿嶼燈塔等古跡新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如今交通方便, 于海灣大橋下西側碼頭,停車然后乘船約1公里遠即可登嶼,已成為潮汕游熱點。


住宿:

       島的東面有數百米的沙灘,海水清澈,沙白松軟,建有海水浴場和住宿設施。

交通:

       位于汕頭內海灣出海口,距離市區很近,可到漢汕油庫附近乘船 (6元往返),開車的可經過海灣大橋引橋到達(過橋費15元往返)。


美食:

       潮汕蠔烙(這里的蠔特別便宜)    
       特 點: 鮮(xian)美酥(su)香(xiang),酥(su)而不硬(ying),脆而不軟。


       如想了解更多廣東省內旅游報價,詳情請點擊這里:廣東省(sheng)內旅游(you)報價

相關旅游攻略

 

 

中航國旅官方網站@ 版權所有 2004-至今   榮獲《廣州市誠信旅行社》稱號  
本站參考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本公司聯系,我們將馬上刪除!   企業常年法律顧問:廣東連越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