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園介紹
白園是為了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園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麗古雅。白園坐落于洛陽市城南13公里處的龍門東山琵琶峰上,占地44畝,這里東西兩山對峙。伊河由南向北穿山而過,一橋飛架東西;宛若一道彩虹。
園內介紹:
從(cong)龍(long)門橋過伊(yi)河(he),左側即是(shi)白園的大門。進門直(zhi)行,但見路轉峰回,林木森(sen)森(sen);山泉叮咚,池水清碧。幽雅(ya)至極。漫(man)步石級而上,山腰有亭,名曰“聽伊(yi)”,此亭系白居易晚年與其好(hao)友元(yuan)稹(zhen)、劉禹錫等對弈、飲酒(jiu)、品(pin)茗(ming)、論(lun)詩之處。
由聽伊亭而上,在危巖翠柏中有一古樸典雅之閣廬,題額“樂天堂”,堂內有漢白玉雕成的白居易塑像,素衣鳩杖,栩栩如生,有飄然欲仙之態。
出(chu)樂天堂朝右步石(shi)(shi)級而上,即琵琶(pa)峰(feng)頂。在翠柏(bo)叢(cong)中,有磚砌矮(ai)墻圍成圓形(xing)(xing)的(de)墓(mu)丘(qiu)(qiu),即唐代(dai)大詩人白居(ju)易(yi)長眠之(zhi)地。在圓形(xing)(xing)墓(mu)頂之(zhi)上芳草(cao)萋萋。墓(mu)前(qian)立有高(gao)大石(shi)(shi)碑3塊,其(qi)(qi)中1塊上刻“唐少傅(fu)白公(gong)墓(mu)”6個字。登高(gao)望墓(mu),形(xing)(xing)似(si)琵琶(pa),白墓(mu)所(suo)在之(zhi)丘(qiu)(qiu)為“琴箱(xiang)”,其(qi)(qi)東(dong)南(nan)是長長的(de)芳草(cao)墓(mu)道(dao),四周圍以齊(qi)整的(de)冬青,翠綠色的(de)草(cao)地中央,三根(gen)“琴弦”清晰可見(jian),此即為琵琶(pa)的(de)“曲頸(jing)”。詩人精通(tong)韻律(lv),又(you)作千古之(zhi)頌的(de)《琵琶(pa)行》。此山、此墓(mu)、此龍(long)門(men)之(zhi)地,是他長眠的(de)最(zui)佳之(zhi)處了。
由墓道向左、下至峰腰平緩處,即是古雅的九曲回廊,廊壁盡嵌現代詩人墨客吟詠的詩作以及白居易白園園內景觀(16張)《琵琶行》全文石刻。在墓右側,有巨石臥碑。刻有《醉吟先生傳》,碑重24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石書。
白園內主要景點有青谷區、樂天堂、詩廊、墓體區、日本書法廊、道時書屋等10余處。青谷區位于兩山之間,有白池、聽伊亭、石板橋、松竹、白蓮。進入青谷區瀑布飛瀉,池水蕩漾,竹林青風,白蓮飄香,使人心曠神怡,樂天堂依山傍水,面對青谷,是詩人作詩會友之處,室內自然山石裸露,漢白玉塑像瀟灑自然,靜座山石之上,給人以深思明世之感。站在樂天堂前,可深切回味詩人原作"門前常流水,墻上多高樹,竹徑繞荷池,縈回百余步"的內涵,詩廊立石38塊有中外名家書寫,行、草、篆、隸齊全,既可以欣賞白居易的名作,有可以領略書法藝術之美。日本書法廊是為中日書法交流而建,多為當代日本書法名家之作,于2000年3月建成對外開放。墓體區位于琵琶峰頂,從牡丹壇拾級而上即可到達。這里有白居易墓、臥石碑、烏頭門及中外仰慕白居易的客人及族裔的立石。墓前型石鋪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圍翠柏環抱,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
白園為紀念性園林,園內建筑古樸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徑通幽。是游覽的好去處。
該園與洛陽市賞石協會在園內共同舉辦中華河洛奇石展,奇石有牡丹石、動物世界、海底寶藏、天池明月、偉人踏雪、故鄉明月、一目了然、西岳華山、白居易、鯉魚跳龍門等奇石。
白居易與白園
白居易介紹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住洛陽18年,雖尊為"少傅",但一生清貧,喜酒善詩,在龍門修香山寺,開八節灘,對龍門山水十分眷戀,死后遵囑葬于此。
白居(ju)易奇聞
河南尹盧貞刻《醉吟先生傳》于石,立于墓側。傳說洛陽人和四方游客,知白居易生平嗜酒,所以前來拜墓,都用杯酒祭奠,墓前方丈寬的土地上常是濕漉漉的,沒有干燥的時候。
門票及開放時間
龍門石窟、白園、香山寺三景點實行一票制,票價120元,學生半價60元。
交通
乘53、60、81路到終點站
想(xiang)了解當地完整的旅游信(xin)息,請(qing)點擊這(zhe)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