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位于福建省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隔海相望。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由于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
鼓(gu)浪嶼(yu)旅(lv)游景點介(jie)紹
日光巖
日(ri)光(guang)巖(yan)(yan)俗(su)稱“巖(yan)(yan)仔山(shan)(shan)”,別名“晃巖(yan)(yan)”,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yan)(yan),看到這里的景(jing)色(se)勝過日(ri)本的日(ri)光(guang)山(shan)(shan),便(bian)把“晃”字(zi)拆開,稱之為“日(ri)光(guang)巖(yan)(yan)”。日(ri)光(guang)巖(yan)(yan)游覽區(qu)由日(ri)光(guang)巖(yan)(yan)和琴園兩個部分組成。日(ri)光(guang)巖(yan)(yan)聳峙(zhi)于鼓浪(lang)嶼(yu)(yu)中部偏南,是由兩塊巨(ju)石一(yi)豎一(yi)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tou)山(shan)(shan)的頂峰,海拔92.7米,為鼓浪(lang)嶼(yu)(yu)最高峰。
皓月園
皓月園(yuan)位(wei)于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巖海(hai)濱,占地3萬平(ping)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這是以海(hai)濱沙灘、巖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yuan)。始建(jian)于1985年,園(yuan)以《延平(ping)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tou)素幃(wei)”詩句取名“皓月園(yuan)”。
風琴博物館
2005年1月28日晚,受矚目的國內惟一、世界最大的風琴博物館——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開始向市民開放,并舉行一場管風琴音樂會。風琴博物館的第一臺大型管風琴“諾蔓比爾”“初試啼聲”正式向游客和市民“亮相”。150多名市民獲得第一批觀賞百年古風琴的美妙琴聲的機會,來自澳大利亞的管風琴演奏家瑞思。博克(男)和瑞爾克.莫里夫婦給鷺島市民帶來了全新的音樂享受。目前,館內存放著5000余臺風琴。
鼓浪嶼特產:
鼓浪嶼餡餅系閩南傳統產品之一,已有80多年生產歷史。它的迷人之處在于:其外觀小巧玲瓏,色澤金黃,味香皮酥,餡甜適口,并具有爽喉之冰涼感。該產品既是茶點、點心的可口佳點,也是饋贈親朋好友的家鄉特產。每逢春秋旅游季節、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佳日,更受消費者喜愛。
綠豆糕生產始于1922年,最早是大同路“肖瑞姜餅家”經營的,抗戰時遷到鼓浪嶼,之后由劉靜杰繼承其傳統制作工藝,并逐漸加以改進和提高。現在,鼓浪嶼綠豆糕已成為茶點和旅行攜帶或饋贈親友的佳品。別忘了還有黃金香肉松和肉干,痰罐螺和河豚貝殼。最有趣的是購物街里的掌中寶玩偶,三只指頭可以演活一個玩偶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