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美(mei)食(shi)攻略:
通化地區的特色飲(yin)食(shi)主要有:大黃米(mi)干(gan)飯、餷(cha)子、粘糕(gao)、波羅(luo)葉(xie)餅、酸湯子、切糕(gao)、水撈飯、手扒肉、黃米(mi)打糕(gao)等(deng)。由于(yu)通化是(shi)著名的“人參(can)之鄉”和“中藥之鄉”,所以很(hen)多菜肴都(dou)加入了中藥。比如:人參(can)雞、吉(ji)醬窩頭、三套碗(wan)、鹿(lu)茸三珍(zhen)湯、白肉血腸等(deng)。具有民(min)族特色的小吃也很(hen)多,比如朝鮮冷面、黃米(mi)打糕(gao)、波羅(luo)葉(xie)餅等(deng)。
通化地處吉林省西南部,是我國對朝鮮三大邊境開放城市之一,是我國滿族人的世代居住地。因此,當地飲食明顯具有這兩個少數民族的特色。
游客如果想品嘗這些小吃,可以到通化市內的美食街—民主路;另外,在通化地區的部分景點附近,可以品嘗到這些特色小吃。比如在鴨綠江國境旅游區就可以吃到朝鮮冷面、燒烤等都是具有朝鮮族特色的小吃。
黃米打糕介(jie)紹(shao):
黃米打糕是通化地區著名的風味小吃,是融合了東北民間小吃和朝鮮族小吃的特點而成。因為它是將蒸熟的黃米放到槽子里用木槌捶打制成,故名“黃米打糕”。食用時切成塊,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口感筋道,香甜美味。
三套(tao)碗(wan)介紹:
三套碗是最具代表性的滿族傳統名宴,舉世聞名的“滿漢全席”就是在三套碗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三套碗席采用本地產上乘原料,如:鹿肉、飛龍、田雞油等,用燒、烤、燜、燉、熘、炒等十五種手法精心制作而成。整個席面由八款涼碟、三款大件、十二款熘炒、湯燴菜,共計二十幾道菜點組成。因席中主要菜點是用“杯碗”、“中碗”、“座碗”三套碗盛裝,故而得名為“三套碗”席。
白肉血(xue)腸(chang)介紹:
白肉血腸相傳由皇太極的親娘舅葉赫那拉氏阿什達爾罕后裔所創。此菜的特點是選料考究、制作精細,白肉肥而不膩,血腸明亮鮮美;食用時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鮮嫩,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經營歷史。
朝(chao)鮮族冷面介紹:
受地理位置(zhi)影響(xiang),朝鮮族冷面(mian)(mian)在通化已有百年的經營史。該面(mian)(mian)酸(suan)辣爽口,是(shi)夏季飲食之佳選。主要(yao)原料是(shi)白面(mian)(mian)、蕎麥面(mian)(mian)和淀(dian)粉,食用時(shi)佐以牛(niu)肉(rou)湯或雞肉(rou)湯,配上泡菜、辣椒(jiao)、牛(niu)肉(rou)片(pian)、鹵(lu)雞蛋等,是(shi)一道非常可口的特(te)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