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頓涅茨克介紹
頓涅茨地區在二戰中曾經是東線的主要戰場之一。1942年末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冬季風暴解圍失敗后,曼施泰因元帥在此面對絕對優勢的蘇軍,力挽狂瀾,連戰連捷,大量殺傷敵人,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跡,為德軍穩定東線南部做出重大貢獻。
1961年前稱“斯大林諾州”。在烏克蘭東南部,南臨亞速海。面積2.65萬平方公里。人口531.4萬(1985),城市人口占90%,主要為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1932年設州,首府頓涅茨克。大部為波狀起伏平原,東北部為頓涅茨山地(最高點海拔350米)。有著名的頓巴斯煤田。溫帶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8—5℃, 7月21—23℃。年降水量450—500毫米。主要河流有北頓涅茨河、卡利米烏斯河。土壤為黑土,草原已開墾。重工業為主,煤炭、鋼鐵產量居烏克蘭首位,機械制造(采礦、冶金設備等)、化工(化肥、焦炭化學)發達。農作物有谷物和蔬菜等。城郊肉乳畜牧業及蔬菜業發達。重要城市有馬凱耶夫卡、馬里烏波爾、哥爾洛夫卡、克拉馬托爾斯克等。
1924年(nian)前稱(cheng)(cheng)“尤佐夫卡”。1924—1961年(nian)稱(cheng)(cheng)“斯大(da)林諾”。烏(wu)克蘭頓巴斯最大(da)城市(shi)和(he)科(ke)學(xue)技(ji)術中心,頓涅(nie)茨克州(zhou)首府。位于卡利米烏(wu)斯河(he)上游兩岸,有(you)運河(he)與北(bei)頓涅(nie)茨河(he)相連。人口107.3萬(wan)(1985)。附近煤(mei)藏豐(feng)富(fu)。十九世紀下半葉起隨鐵路修筑、煤(mei)炭開發和(he)鋼(gang)鐵工業(ye)的建立興起。1917年(nian)建市(shi)。是烏(wu)克蘭主要煤(mei)炭產地之(zhi)一(yi),鋼(gang)鐵、化學(xue)和(he)礦(kuang)山(shan)機械制(zhi)造業(ye)亦發達。有(you)數所高等學(xue)校和(he)多處科(ke)研(yan)設(she)計機構(gou)。
©2005-至今 中航國旅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