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祠介紹:
五公祠是展示中國古代貶官文化、海南歷史文化及具有海南特色的古代建筑藝術的文物古跡。“五公祠”為一組古建筑群的統稱,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占地100畝。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海南第一樓
五公祠以“海(hai)(hai)(hai)南第一樓(lou)(lou)(lou)(lou)”為(wei)主體。它(ta)是海(hai)(hai)(hai)南最早的樓(lou)(lou)(lou)(lou)房,故稱“海(hai)(hai)(hai)南第一樓(lou)(lou)(lou)(lou)”。這是一幢以上(shang)等木料精心(xin)構筑(zhu)的紅樓(lou)(lou)(lou)(lou),樓(lou)(lou)(lou)(lou)高十幾米(mi),分上(shang)下二層,四(si)角攢尖式的層頂,素瓦紅椽,與四(si)周(zhou)爛漫的綠葉繁枝(zhi)相輝映,顯(xian)得(de)格外(wai)的莊(zhuang)嚴(yan)肅穆。二樓(lou)(lou)(lou)(lou)正面(mian),“海(hai)(hai)(hai)南第一樓(lou)(lou)(lou)(lou)”橫額赫(he)然入(ru)目;樓(lou)(lou)(lou)(lou)下大廳楹柱上(shang)有二副膾(kuai)炙人口的對聯(lian):“唐嗟未造,宋恨偏(pian)安,天地(di)幾人才(cai)置諸海(hai)(hai)(hai)外(wai),道契前賢,教興后學,乾坤有正氣(qi)在此樓(lou)(lou)(lou)(lou)中”;“只知(zhi)有國,不知(zhi)有身(shen),任憑千(qian)般(ban)折磨,益堅(jian)其志,先(xian)其所(suo)憂,后其所(suo)樂,但(dan)愿群才(cai)奮(fen)起,莫負斯樓(lou)(lou)(lou)(lou)”。讀罷,撫古悠思,五公英烈之氣(qi)蕩然而生(sheng)。
五公祠是紀念被貶來海南島的唐宋5位歷史名臣,即唐代宰相李德裕,宋代宰相李綱、趙鼎,南宋抗金將領李光和胡銓。五公石雕栩栩如生,滿面思緒。此外,五公祠還藏有宋徽宗趙佶書寫的《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對研究道家學說和瘦金體書法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蘇公祠
位于五公祠東側,原為金粟庵,明萬歷時在此建立祠堂,稱“蘇公祠”。是紀念宋代著名詩人蘇軾,同時,也崇祀他的弟弟蘇轍,故亦稱“二蘇祠”。
祠內有蘇軾留下的雙泉、洞酌亭的遺跡。是一座園林式庭院,祠堂、綠樹、鮮花錯落有致。還陳列蘇東坡詩詞碑刻等30多塊。祠前有一對聯:“此地能開眼界,何人可配眉山”。
觀稼堂
原名為觀稼亭。建于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是一座六角飛檐大亭,它為紀念蘇東坡指鑿雙泉,造福桑梓鄉里的豐功偉績而建。 “觀稼”兩字,寓意為:觀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畝。該亭在明末清初時被毀,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瓊州知府賈堂深感觀稼亭對教化當地百姓黎民、思憶先賢豐功偉業有遠深意義,便在舊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年)又經擴建,形成為當時海南最大的亭榭。
學圃堂和五公精舍(西齋)
位于五公祠的右側。是晚清學者來此講學和海南學子研習經史之處。
瓊園
在五公祠之左側,面積近10畝。園內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軒等東坡遺跡。浮粟果旁一堵粉墻嵌著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浮粟泉”三個大字,碑前清涼的泉水注滿了上下兩口方井。浮粟泉相傳為蘇軾開鑿的井泉。有“海南第一泉”之美稱。
五公簡介(jie)——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饒,今河北省趙縣人。他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從唐文宗至武宗年代,兩次出任宰相。大中四年(850年),在崖州去世,子弟流落崖州。據說現在樂東縣多港李氏村有三百余家,是李德裕的后裔。
李綱(1085年—1140年),字伯紀,今福建省人,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有魄力、有才華的宰相。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史稱北宋)被貶。1127年宋高宗在杭州再建政權(史稱南宋),李綱再次為相,但僅做了75天宰相就被誣貶澶州。三年后(1129年11月25日)移萬安軍(海南島萬寧、陵水一帶)安置,在海口登陸。同年12月16日遇赦北歸。
趙鼎(1085年—1147年),字元鎮,山西聞喜人。宋高宗時兩度為相,力主抗金,恢復中原。紹興8年(1138年),被秦檜貶至泉州,后又貶潮州和吉陽軍(今三亞市)。紹興17年,為抗議秦檜賣國行徑進行絕食斗爭至死。
李光(?—1155年),字泰發,浙江上虞人。宋高宗紹興初年升為參知政事,曾當著秦檜之面向高宗揭發秦檜的賣國行徑而多次被誣告,先后被貶到建寧軍節使、藤州安置,后又貶至瓊州以及昌化軍(儋縣)。在被貶海南的名臣中,李光歷時最長,達20年之久。
胡銓(1101年—1180年),字邦衡,江西廬陵人。宋高宗時任樞密院編修官,是著名歷史學家,南宋主戰派的中堅。被秦檜貶為福州通判,紹興十二年(1142年)被革職流放到廣東新興縣,六年后再貶到吉陽軍(今三亞市)。
五公(gong)祠門票·開放時間(jian)
門票:25元。
開放時間:8:00—17:30。
五公祠交通
公交1路和11路都能到達五公祠。
導游(you)
五公(gong)(gong)祠(ci)建筑(zhu)群位于海口市海府大道169號,距市中心約5公(gong)(gong)里。地(di)近鬧(nao)市,獨有(you)清(qing)幽(you),素有(you)“瓊臺勝景(jing)”、“瀛海人文”和“海南第一名(ming)勝”的(de)美(mei)譽。五公(gong)(gong)祠(ci)建筑(zhu)群包括:海南第一樓(又稱五公(gong)(gong)祠(ci))、學(xue)圃堂、觀稼堂、西(xi)齋(五公(gong)(gong)精舍(she))、東(dong)齋、蘇公(gong)(gong)祠(ci)、兩(liang)伏波祠(ci)、洞酌亭,浮粟泉、瓊園和新建的(de)五公(gong)(gong)祠(ci)陳列館。
如想了解更多關于海南島的旅游信息,請點擊這里查詢:海南四日游攻略
©2005-至今 中航國旅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