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戶苗寨介紹:
西江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36千米處。這里居住的是苗族西氏支系。千戶苗寨四面環山,重巒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云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寨內吊腳樓層層疊 疊順山勢而建,又連綿成片,房前屋后有翠竹點綴。吊腳樓多為三層,基座以青石、卵石壘砌,一層圈養牲畜,二層住人,三層為糧倉。居住層有長廊,圍有木欄,設有長凳,苗家姑娘多在此挑花刺繡,人稱長廊木凳為“美人靠”。苗寨以青石板路串連,楓樹成林,楓香撲鼻。西江位于貴州凱里市的東南,從雷山路口折向東北,是凱里周圍規模最大的苗寨,約有1000多戶人家,所以稱為“千戶苗寨”。這里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腳樓,都是用楓木搭成,依山勢向兩邊展開,暗紅色的楓木板壁在夕陽照射下一片金黃。
西江,是苗族的名稱“雞講”漢譯而來的。在明朝時曾設立雞講司。
西江是苗族聚居、人煙稠密的千戶苗族大寨,有一千名戶,5300多人,8個自然村連成二片,有侯、宋、李、楊、陳、唐、蔣、毛、董、梁、顧、龍12姓。全寨以農業為主,兼營林業。男子勤勞耕作,婦女能繡善織。
西江位于雷山縣城北面,離縣城37千米,四周群山環抱,層巒疊嶂,一條小溪從雷公坪流來,穿寨而過。房前屋后為叢叢翠竹和紅楓掩映。幢幢吊腳木樓依山而建,層層梯田順著山勢緊連云天。
西江苗寨的房屋均是杉木結構,依山傍水,次第升高相連。有平房、樓房、半邊吊腳樓房等式樣,用青瓦或杉木皮蓋頂。基腳用青石塊、鵝卵石壘砌。木樓最大的五間,一般為三間搭一廂閣,均是三層樓。第一層存放農具,關養牲畜、儲肥;第三層存放谷子或其他農作物;第二層住人,設有堂屋、灶房、臥房、客房。堂屋中央擺著一張木制花邊長桌,為迎客宴席之用。堂屋前為曲形木條欄桿,供夏天乘涼和休息。木樓前左右板壁上雕刻有各種花鳥圖案,門窗用小木條裝成花邊圖案。房屋具獨特的民族風格,既美觀大方,又舒適清爽。房前屋后的不遠處,建有晾禾架和谷倉。房與房之間的路用青石鋪砌連通,并有排水溝;有的人家房前屋后還用小鵝卵石砌鋪。
西江苗寨有四條溪溝,分別匯入西江。江水自南而北繞寨腳而過,將寨一分為二:河北面是平寨、東引、羊排;南面是水寨、烏嘎、也好、南貴,河水灌溉沿溪的農田,.流至掛丁河注入清水江。江上有一座水泥橋,溝通南北;還有一座公路橋。為欄桿型水泥橋,是寨內老少憩息、聚會和留客的地方。橋邊竹林青翠,橋下流水潺潺。苗寨被四周的楓香樹、杉樹、青松環繞,環境優美。
西江苗寨內有五處民族活動場所:斗牛坪,位于干南飛和干覺少;跑馬道,位于平寨河灘;斗雞臺,位于干覺少之上面平臺;蘆笙場,位于小學門前的兩個大壩子;烏嘎、東引、也冬、羊排、也好、南貴等村寨的大樹下,是青年男女“游方”和對歌的場所。
西江苗寨熱情好客,節日或平日,只要有客人到來,全家老爹都熱情接待。主人雙手捧來一碗碗香噴噴的米酒,敬客人喝,以示對客人的歡迎。若遇節日請酒迎客,禮節更是十分隆重。日常飲食常以酸、辣、甜等食品為主。按季節備有酸菜、糟辣子、腌魚、腌肉、腌筍子、腌蕨菜等,特別是鮮魚煮酸湯,味美可口。每逢苗年,家家都做甜酒,煮凍魚以款待客人;苗族人民都喜歡上山采摘野菜,尤喜龍爪萊(蕨萊)。
西江被人們譽為“蘆笙的故鄉”。每年農歷六月“吃新節”,十月苗年“蘆笙節”,男女老少著節日盛裝,齊集蘆笙場,踏著歡快的蘆笙樂曲翩翩起舞。
西江千戶苗寨旅游攻略
1、交通:
(1)從凱里客車站乘坐往西江鎮的中巴,中巴車費20—25元,大約兩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交通十分順暢,但車次不多。
(2)可先從凱里坐到雷山的車,半小時一趟,兩個小時,10元/人,然后就在車站換乘到西江的中巴,9—10元/人,從早上七點到下午五點,一個小時一班。從雷山到西江也可以包車,面的70元。
(3)如果是從朗德去西江,可以不要經過雷山轉,那樣會兜一個大圈子,要晚上才能到。可以向當地人打聽去西江在哪里截車,或者包個車去,這樣會多花些錢,但是可以節省不少時間。一路上的風景也很不錯。
(4)回程:西江車站有中巴至雷山、凱里。到榕江可先到雷山,15元/人,再在雷山汽車站前的馬路上等凱里—榕江的車,建議坐空調大巴,問好有座位再上,30元/人。雷山到榕江約四小時。
2、小貼士:
(1)另外西江有遠迎聞名的銀匠村,銀飾制作巧奪天工。苗寨姑娘的挑花刺繡,制作相當精美。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適當購買,可還價。
(2)11月是當地苗年,有一系列慶祝活動,會很熱鬧。
如想了解更多關于國內旅游的報價,詳情請點擊這里:國內(nei)旅游報價(jia)
©2005-至今 中航國旅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