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豐都名山景點介紹:
兩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豐都即隸屬巴國,曾作過國都。秦漢時為枳縣地。東漢永元二年(90年),因城東有平都山,改名平都縣。隋代取長江中“豐穩壩”首字與“平都山”之“都”字改稱“豐都”。起源于漢代的歷史文化名城——豐都,被當時的人們傳為“鬼國京都”、“陰曹地府”,成為人們亡靈的歸宿之地。它不僅是傳說中的鬼城,還是集儒、道、佛為一體的民俗文化藝術寶庫,堪稱中國《神曲》之鄉。
豐都名山,位于重慶市下游172公里的長江北岸,從重慶市乘車船3小時即可到達,是長江黃金旅游線上最著名的人文景觀,2000年12月,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重慶市首批4A級旅游區。
名山由來-古平都山即今名山。因北宋蘇軾題詩“平都天下古名山”更名。“鬼國幽都”之說由平都山而起,據《豐都縣志》和晉人葛洪《神仙傳》載,民間傳云,漢代王方平、陰長生兩方士曾于平都山修煉成仙,道家遂于此山設天師,并將其列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后人附會“陰、王”為“陰王”,平都山亦漸附會為“陰都”。
名山古剎多達27座。“陰曹地府”塑像群分別模擬人間訴訟、法庭、監獄、酷刑等,構思奇特,神態逼真,集中反映了中國人的神和鬼、天堂和地獄的觀念。山上還有蘇軾、陸游、范成大等歷代名人的碑刻題詠。 與名山毗鄰,位于豐都西北隅的雙桂山,亦是游覽勝地。山上有100多個品種的樹木共50余萬株,其中珍稀樹木20余種。山上主要景點有孔廟、鹿鳴寺、蘇公祠、恩來亭、護國亭、良緣亭、賀龍閣等。
豐都名山景區內鬼城仿陽間司法體系,營造了一個等級森嚴,融逮捕、羈押、庭審、判決、教化功能為一體的“陰曹地府”,以懲治生前作奸犯科者,遂使海內外善男信女們進山朝拜,或祈求神靈庇佑,或自我反省懺悔。雖閻王判官小鬼之傳說虛妄,但其懲惡揚善的社會教化功用又為人們所稱道。
景區內林木蒼翠,花香(xiang)鳥語,建筑古色(se)古香(xiang),雕塑(su)、繪(hui)畫民風質(zhi)樸。廟宇殿堂神(shen)像森(sen)羅(luo),樓臺亭閣依山(shan)而立,名人騷客留墨(mo)遺雅(ya),碑刻詩聯韻味雋永(yong)。奈何橋、鬼門關、黃泉路、十(shi)八層(ceng)地獄(yu)、星辰墩(dun)、玉皇(huang)殿、天子殿、考(kao)罪(zui)石(shi)、孽鏡(jing)臺、望鄉臺,化頑懾(she)奸、懲惡揚善,傳(chuan)(chuan)說神(shen)奇(qi)。豐都名山(shan)景區,以(yi)其悠久的(de)歷(li)史,難以(yi)替代的(de)獨特的(de)文化內涵,神(shen)奇(qi)的(de)傳(chuan)(chuan)說,秀美的(de)風光向中外(wai)游客展現出神(shen)秘的(de)東方神(shen)韻。
想了解(jie)當(dang)地完整的(de)旅(lv)游(you)信息,請點擊這里:
©2005-至今 中航國旅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