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南大天后宮景點介紹
臺(tai)南(nan)大(da)天后(hou)宮俗稱臺(tai)南(nan)媽祖廟,建于(yu)清(qing)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原為明寧靖(jing)王府(fu)(fu)邸(di),是(shi)鄭成(cheng)功之子鄭經為了表示對寧靖(jing)王朱由桂禮遇而建。后(hou)來清(qing)將施瑯率軍攻占臺(tai)灣,將平定之功勞(lao)歸于(yu)媽祖,于(yu)是(shi)在寧靖(jing)王府(fu)(fu)內供奉(feng)媽祖且改名為天后(hou)宮,擴建為巍峨宏大(da)的媽祖廟。
大(da)天(tian)后(hou)宮歷經了(le)數次整修(xiu),在1985年(nian)以其歷史(shi)與文化地位被列(lie)為第一級古(gu)跡(ji)。大(da)天(tian)后(hou)宮在臺灣(wan)將近400座(zuo)媽祖(zu)(zu)廟(miao)中,具有(you)貴族般的尊貴地位,是臺灣(wan)第一座(zuo)官建媽祖(zu)(zu)廟(miao),也是唯一列(lie)入官方(fang)春(chun)秋祭(ji)典的媽祖(zu)(zu)廟(miao)。廟(miao)中塑像、雕塑皆出自(zi)名匠之(zhi)手。古(gu)匾、古(gu)聯之(zhi)珍貴豐富(fu)更是全臺廟(miao)宇(yu)少見。
一般廟宇門(men)上皆(jie)繪有門(men)神,而大天后宮(gong)為(wei)了(le)顯示(shi)天后的(de)(de)尊貴,不繪門(men)神,改以(yi)門(men)釘替代(dai)(dai)來裝飾。大天后宮(gong)由于(yu)地位(wei)崇(chong)高,所以(yi)歷代(dai)(dai)名(ming)人所貢獻的(de)(de)匾(bian)額(e)不勝枚(mei)舉(ju),尤其歷代(dai)(dai)帝王(wang)御筆親題(ti)的(de)(de)匾(bian)額(e),更是深具歷史價值。
大(da)(da)天后(hou)宮主(zhu)要可(ke)分成四(si)(si)大(da)(da)部分,三川殿、拜殿、正殿、后(hou)殿,稱之為(wei)“四(si)(si)進”。栩栩如生、尺寸碩大(da)(da)的(de)媽祖神像(xiang)是本(ben)宮最大(da)(da)的(de)特征,是約300年(nian)前一(yi)位(wei)大(da)(da)陸泉州師傅所做,可(ke)說(shuo)是臺灣(wan)泥塑雕像(xiang)的(de)代表(biao)之一(yi)。
拜殿(dian)左右兩邊的(de)墻上分別嵌有兩塊古(gu)石碑,其(qi)中施瑯將軍于(yu)康熙(xi)24年(nian)(nian)(公元1685年(nian)(nian))所立的(de)“平臺(tai)紀略碑”是(shi)現在臺(tai)灣所保存的(de)最早清碑,書(shu)寫攻(gong)臺(tai)之經過、安撫民心及善后處理的(de)方法。大天后宮具有豐富的(de)建筑特色與(yu)歷史文物(wu),穿梭其(qi)間,宛(wan)如置(zhi)身(shen)藝術殿(dian)堂,令(ling)人有如獲至寶的(de)感覺。
前往大天后宮交通
臺南市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
公交車:
搭乘臺南市公交車3、5、88、99路,于赤崁樓下,循永福路前行可抵。臺南市公交車
自駕車:
國道1號,臺(tai)南交(jiao)流道下,循(xun)縣(xian)182線往臺(tai)南市區,經東(dong)門圓環(huan)取北門路(lu)再左轉民族(zu)路(lu)直(zhi)抵(di)。
©2005-至今 中航國旅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