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故宮(故宮博物院)
故宮又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曾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登極。故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宮,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游覽故宮,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故宮建筑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二是觀賞陳列于室內的珍貴的文物。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總共達1052653件之多,統稱有文物100萬件,占全國文物總數的1/6,其中有很多是絕無僅有的國寶。設在故宮東路的珍寶館,展出各種奇珍異寶。 門票價格:40元,交通提示:長安街上多路公交車可到。乘地鐵天安門東、天安門西站下車,北行穿過天安門即到。
2、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位于市區中心,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歷史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總面積有44萬平方米,可容百萬人舉行集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座落在廣場北端的天安門城樓雖飽經歷史煙云但依舊大氣磅礴、威嚴壯觀。天安門是北京城的眼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每天清晨,這里都舉行國旗升起儀式。
當站在城樓上,放眼望去,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這些氣勢軒昂的現代大建筑豎立在寬闊的廣場上,使廣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氣象,莊嚴的布局、磅礴的氣勢,會使每一個中國人油然而生自豪之情。在晴朗的天宇下,城樓上有黃色琉璃瓦閃耀著燦爛的光輝,朱紅的柱子和城臺,白色的華表、石欄桿、石獅子,金水橋一擁而現。碧水青天,丹墻綠樹,石欄黃瓦,畫梁朱柱,色彩豐富,輪廓美麗,宏偉端莊。
新中國成立后,這里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重大節日慶典的主要場所。天安門城樓在每年“5.1”、“7.1”和“10.1”等重要節日之前都要粉刷、裝修一番,使它永保容光煥發。節日里的天安門總是花團錦簇,彩旗飛舞,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天安門廣場于一九八六年被評為“北京十六景”之一,景觀名“天安麗日”。
3、香山公園
香山公園位于海淀區西山東麓,距市區20多公里。海拔570米的香爐峰下,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山林公園,登上香爐峰(俗稱鬼見愁)可飽覽公園全景。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在此營造離宮別苑,成為各朝皇家游玩、寓居的地方。
1186年金代在這里建造了行宮和香山寺,后經元明清各代陸續修葺,清乾隆時極盛,稱靜宜園。現占地150多萬平方米,主要名勝景點有北路的昭廟、琉璃塔、見心齋、眼鏡湖,新建的登山索道,可直達海拔570米的香爐峰;中路有芙蓉館、玉華山莊、多云亭、西山晴雪等;南路有森玉笏、閬風亭、半山亭、香山寺、雙清別墅等。香山確是“春日賞花,盛夏避暑,秋觀紅葉,隆冬踏雪”的好去處。
交通:由動物園乘318、336、360路汽車,頤和園乘333路汽車。票價:5角開放時間:8:00-17:00
4、雍和宮
雍(yong)和(he)(he)宮(gong)(gong)位(wei)于北(bei)京城的(de)(de)東北(bei)角,是(shi)中國現存(cun)規模最(zui)大、保存(cun)最(zui)完整(zheng)的(de)(de)喇(la)(la)嘛廟(miao)(miao)。雍(yong)和(he)(he)宮(gong)(gong)明(ming)代(dai)是(shi)太監的(de)(de)宮(gong)(gong)房,清康熙三十三年(nian)(1694年(nian))建成(cheng)雍(yong)親(qin)王府。雍(yong)正三年(nian)(1725年(nian))升為行宮(gong)(gong),改(gai)名雍(yong)和(he)(he)官。乾隆九年(nian)(1744年(nian))改(gai)為喇(la)(la)嘛廟(miao)(miao),成(cheng)了(le)清政府管(guan)理喇(la)(la)嘛教(jiao)事務的(de)(de)中心。
雍(yong)和(he)宮由王府(fu)改建(jian)為(wei)(wei)寺(si)廟,歷以(yi)在(zai)建(jian)筑格局上(shang)(shang)仍(reng)然保留(liu)王府(fu)的(de)形制(zhi)(zhi)。其前半部疏朗開(kai)闊,后半部密集(ji)而(er)有(you)起(qi)伏,疏密相間(jian),殿(dian)(dian)閣(ge)(ge)(ge)錯落,飛(fei)檐(yan)宇脊(ji)縱橫;除正路(lu)天王殿(dian)(dian)、雍(yong)和(he)宮殿(dian)(dian)、永佑(you)殿(dian)(dian)、法輪殿(dian)(dian)、萬福(fu)閣(ge)(ge)(ge)之外(wai),還(huan)有(you)宮東書院,有(you)平安居(ju)、如意室(shi)、太和(he)齋以(yi)及海棠(tang)院、花(hua)園等。西路(lu)原為(wei)(wei)觀音量和(he)關帝歷。其中(zhong)法輪殿(dian)(dian)建(jian)筑雄偉,平面呈十字形,黃琉(liu)璃瓦頂上(shang)(shang)設5個小閣(ge)(ge)(ge),閣(ge)(ge)(ge)上(shang)(shang)各有(you)小型喇嘛塔l座。萬福(fu)閣(ge)(ge)(ge)為(wei)(wei)宮內最大建(jian)筑;黃瓦歇山頂3層(ceng)樓閣(ge)(ge)(ge)。閣(ge)(ge)(ge)左右(you)并(bing)列永康(kang)閣(ge)(ge)(ge)和(he)延(yan)綏閣(ge)(ge)(ge),以(yi)懸空(kong)閣(ge)(ge)(ge)道相通,將三閣(ge)(ge)(ge)連(lian)為(wei)(wei)一體(ti),成為(wei)(wei)一組宏麗軒昂的(de)建(jian)筑群。閣(ge)(ge)(ge)中(zhong)白檀(tan)(tan)木(mu)巨佛,總(zong)高26米,是世(shi)界最大木(mu)雕佛;此(ci)尊佛像(xiang)與紫(zi)檀(tan)(tan)木(mu)的(de)五(wu)百羅漢山,金(jin)絲(si)楠木(mu)的(de)佛龕,號(hao)稱為(wei)(wei)木(mu)雕制(zhi)(zhi)品(pin)中(zhong)的(de)“三絕(jue)”。庭院中(zhong)的(de)青銅大鼎,昔日為(wei)(wei)北京城內巨大的(de)銅制(zhi)(zhi)品(pin)之一,所藏(zang)乾隆的(de)“三洗盆”、“夏朝冠”,在(zai)全國也絕(jue)無僅(jin)有(you)。
雍(yong)和(he)宮(gong)法輪殿里供奉喇嘛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像,臉、手均以真金裝飾,殿的頂端(duan)開有天窗,讓(rang)光線自然投射在像上(shang)。雍(yong)和(he)宮(gong),是北京著名的喇嘛教寺院(yuan),有藏傳佛教博物(wu)(wu)館之稱,達(da)賴(lai)、班(ban)禪都來(lai)此講經,是全國重點文物(wu)(wu)保護(hu)單位。
交通:乘地鐵或13、116路汽車。開放時間:9:00—17:00
5、中華民族園
北京中華民族園是集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建筑、民俗風情、歌舞表演、工藝制作以及民族美食為一體的大型民族文化基地。
中華民族園服務周到,設施配套齊備,能向游人提供醫護通訊、導游接待、美食購物等多項服務產品。
北園內建有民族村寨十六個,包括藏族、苗族、彝族、侗族、臺灣原住族、 布依族、朝鮮族、哈尼族、傣族、佤族、羌族、達斡爾族、景頗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 赫哲族景區。園內建有國內、最大的鑄鐵雕塑以及防真的熱帶榕林、水中溶洞、土林以及盤 龍瀑布、阿里山神木、滄源巖畫等。南園計劃1996年建成,包括民族博物館、雕塑廣場等大 型設施,以及二十余個民族村寨。全部建筑均采用1:1的比例,真實地再現出各個民族的文化遺存。
交通: 345、55、315、344、344(支)、727、845、919、804或618路,在祁家豁子站下車向東; 乘407、819,在北辰路站下車向西; 乘21、380、409、702、734、849或941路,在熊貓環島站下車向北; 乘386、737、740、939、944、944(支)或951路,在北辰路站下車向南 開放時間:7:50——18:00
6、龍慶峽
龍慶峽位于延慶縣東北10多公里處,距北京85公里。 小三峽勝似三峽,山比三峽險。小漓江賽過漓江,水比漓江清。橫批:塞外一絕。這是游人曾為龍慶峽擬的一副對聯,或許,它道出了這片奇山麗水的底蘊;或許,那更深的體現和感悟,用一副對聯是難以窮盡的。但龍慶峽就是龍慶峽,它既有南國山水的柔媚與婉約,又不失北方山水的雄健與陽剛,它是集南北山水之大成,而出落成的一顆塞外璀璨的明珠……. 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乘船游龍慶峽,仿佛是用手徐徐展開的一軸山水長卷,漓江風韻撲面而來,游人無處不在畫境中。那山,群峰屏列,逶迤嵯峨,隨形寓意,依貌稱名,大自然的天道滄桑、鬼斧神工造化了鎮山如來、鐘山、鳳冠島、東大寨、月亮灣等30余處景觀,附麗了人的感情,山水就有了人的性格和靈性。那水,碧波清流,九曲縈回,綠得氤氳,柔的纖繾,拓山光鳥影于懷,納長天白云在胸。山回水轉,水貫山行,可謂"崖出疑無路,云開別有天"。龍慶峽的盛夏,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氣溫低于北京城區6度,甚至比承德避暑山莊還低0.8度。而隆冬,結冰期較長,異常寒冷,于是,這里就誕生了冰燈藝術的奇葩,峽谷,一個冰雕玉砌的世界,一個北國冰雪的樂園。
乘車線路:前門乘游8路汽車直達龍慶峽;從德勝門外北郊市場乘919或920路到延慶,換乘中巴直達。
7、十渡
十渡(du)是(shi)著名(ming)的風(feng)景(jing)(jing)(jing)旅游區(qu)(qu),從一(yi)渡(du)到十渡(du)共有(you)十個(ge)渡(du)口(kou)而得名(ming),位于(yu)北(bei)京(jing)西南(nan)部(bu),總面積301平方(fang)公(gong)里,共27個(ge)行政村,人(ren)口(kou)17297人(ren)。這(zhe)塊(kuai)風(feng)水(shui)寶地以獨(du)特的喀斯(si)特地貌稱絕,是(shi)華北(bei)地區(qu)(qu)最大的巖溶蜂林(lin)大峽谷,這(zhe)里景(jing)(jing)(jing)物既(ji)有(you)中國(guo)(guo)北(bei)方(fang)的雄(xiong)奇,又有(you)江南(nan)水(shui)鄉荇水(shui)荷鳳的柔媚。拒馬河水(shui),碧波蕩漾,蜿蜒曲折(zhe),神似蛟(jiao)龍。沿河兩岸(an),奇峰挺(ting)拔(ba),起伏(fu)疊嶂,風(feng)景(jing)(jing)(jing)獨(du)具。她(ta)集南(nan)國(guo)(guo)之秀美(mei)與北(bei)國(guo)(guo)之雄(xiong)奇于(yu)一(yi)身,傾(qing)倒了八(ba)方(fang)賓(bin)客如(ru)癡如(ru)醉,吸引了中外游人(ren)流連忘返。令人(ren)驚嘆(tan)贊美(mei)"十渡(du)山水(shui)甲天下(xia),北(bei)方(fang)奇景(jing)(jing)(jing)小桂林(lin)"。1986年被評為(wei)北(bei)京(jing)市十六景(jing)(jing)(jing)之一(yi),1999年又榮獲北(bei)京(jing)市"八(ba)達(da)嶺杯好去處"獎,現已被市政府審定批(pi)準為(wei)首批(pi)市級(ji)風(feng)景(jing)(jing)(jing)名(ming)勝區(qu)(qu)。
乘車路線:乘游10路可直達,北京市內天橋、六里橋均有長途汽車經房山到十渡;最方便的辦法是在永定門火車站坐火車,每天只發兩班車,一天就可以打個來回了。天橋乘917路公共汽車十渡支線直達十渡;公休日從前門、阜成門、宣武門乘游10路旅游專線車;北京南站乘郊游7次列車十渡站下車;
8、石花洞
石花洞位于房山區河北鄉南車營村大南山腳下,距北京市區55公里。它原名"潛真洞",于明朝正統十一年(1446)建造廟宇和地藏王浮雕。洞口頂部石壁刻有"潛真洞"三字,在洞口西溝石壁上雕有十個佛像,曾改稱"十佛洞"。明景泰七年(1456)春,在洞口內雕塑了大理石佛像三尊,故又稱"石佛洞",當時香火極盛,因洞內布滿了各類精巧的鐘乳石,狀如百花,玲瓏剔透,于1981年9月正式定名為"石花洞"。石花洞地處西山深處,目前已發現此洞有6層,層層相連,洞洞相通。其規模與景觀大于桂林的蘆笛巖與七星巖,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為北國極為罕見的地下溶洞奇觀。現已開放的有第一、二層。第一層長約348米,有6個大廳;第二層長約833米,有大廳和3股岔道,兩層垂直距離為40米,為14層樓的高度。6層溶洞總長度達3000多米。 進入洞口不遠,便到第一大廳,四周石筍、石柱、石塔環立,形態萬千,目不暇接。該洞可容千人開會,并作過會場、放映電影。順洞前行,石態各異,在彩燈照耀下,一派瓊樓玉宇的仙宮境界。第二層的鐘乳石更是形狀萬千,蔚為壯觀。僅第一、二層就有8個景區、56個集景,第三層以下正在探測、開發之中。
此外,離該洞不遠,又發現一處大型溶洞群,叫銀狐洞。洞內有5層,總長2000多米,而且還有地下河流,鐘乳石形態萬千,光怪陸離。尤其帶絨毛的石銀狐和倒掛圓球,十分罕見而珍貴。游人至此可乘小舟暢游地下奇觀,其樂無窮。
地址:位于房山區南車河村大石河南側,距北京55公里。
交通:1.旅游季節,前門有旅游專線車直達石花洞;2.從前門乘307路汽車至河灘,再乘區間車前往
9、周口店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博物館位于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上,距市區50公里,是聞名世界的古人類遺址,素稱"北京人之家"。"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約25-6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他們曾在龍骨山的石灰巖洞穴里居住留下了大量遺物、遺跡和骨骼化石。特別是大量的用火證據,證實了"北京人"當時已能用火取暖、熟食和嚇退野獸。為研究人類進化提供了生動而力的實證。
乘車路線: 天橋或六里橋乘917至房山轉乘環線2路至周口店
10、銀狐洞
銀狐(hu)洞(dong)(dong)位于房(fang)山區(qu)佛子莊鄉(xiang)下英水村,距北京70公里(li),是京西溶洞(dong)(dong)風景(jing)區(qu)的主(zhu)要(yao)景(jing)點之一,因發(fa)現(xian)世界(jie)溶洞(dong)(dong)中罕見的形(xing)似狐(hu)貍的大型白(bai)色方(fang)解石晶體(ti)而得名。該洞(dong)(dong)于1991年(nian)7月(yue)發(fa)現(xian),1992年(nian)5月(yue)開放(fang),據初步探測,洞(dong)(dong)長超過(guo)5000米,現(xian)開發(fa)近3000米。其主(zhu)洞(dong)(dong)、支洞(dong)(dong)、水洞(dong)(dong)、旱洞(dong)(dong)縱(zong)橫(heng)交錯,如萬迷(mi)之宮。洞(dong)(dong)內不僅有石盾、石旗、石珍珠、鵝(e)管等溶洞(dong)(dong)常(chang)見景(jing)觀,亦有含羞玉兔、水晶玉竹、長城烽(feng)火、偉人座像等數(shu)十(shi)處地下奇景(jing)。
乘車路(lu)(lu)線(xian):公路(lu)(lu):天橋乘917路(lu)(lu)公共汽車銀狐洞(dong)支(zhi)線(xian)直達;
自駕車(che):由京(jing)石高(gao)速房山(shan)出口經閻村-閻東路(lu)-坨里-京(jing)原路(lu)-銀狐洞(dong)
如想了解更多關于國內旅游的報價,詳情請點擊這里:國內旅游報價
©2005-至今 中航國旅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