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博物館看點
海事博物館位于媽閣廟前地,主要反映了中國澳門和葡萄牙在海事方面的歷史。
澳門的歷史與大海緊密相聯,十四世紀初,福建省的漁民認為澳門是一個安全的海灣,于是紛紛移居澳門。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航海家為了在中國沿岸尋找一個港口作為他們經商的中途站而來到澳門,拓展他們的商業王國,從巴西,經非洲、印度和馬六甲延伸到日本。澳門地處流經廣州的珠江流域的三角洲地帶,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因為當時廣州有許多商人想和日本進行貿易活動,卻受到朝廷禁止。那時葡萄牙人有一支強大船隊,有條件去經營這有利可圖的生意。
海事博物館所選用的主題,不但反映了澳門,還系統地闡述了葡萄牙和中國在海事方面的歷史,說明了大海對人類及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性。
博物館的陳列大樓就建在當年首批葡萄牙人登岸的地方,在博物館前的人們可靜靜地觀河流以及奉“娘媽”天后的著名廟宇“媽閣廟”,博物館就像一艘獨特的船,停泊在漁民居住的內港入口處。它潔白的外墻如同一艘三桅船中展開的帆,而它的玻璃令人聯想到一個一個的了望臺。博物館內充滿了大海的氣息:售票處之下擺放著一缸色彩斑讕的金魚、墻上是一幅人工繪制的巨型瓷磚畫,刻著各種羅盤方位標。館內有一幅浮雕,刻著葡萄牙航海家到達時的情形。還有多幅不朽的油畫。此外,還放置了多件由博物館船舶型工場按比例精心制作的模型船。一些展臺還備有視聽裝置,部分可讓觀眾親自參與。
澳門海事博物館詳細介紹
海事博物館樓高三層,每層展示一個主題:
底層展廳主題為“漁民天地”,主要介紹中國南部的漁民群體情況,側重介紹澳門漁民的傳統。展臺內容有“媽閣廟的故事”,通過四幕活動舞臺情景,演繹了有關天后的故事(觀眾可自行選擇合適的語言作為旁述,備有葡語、粵語、普通語及英語)。各種捕魚方法。各種中國式帆船的模型。澳門傳統節日的繪圖。一個漁民家庭的模擬場景等。
二層展廳主題為“海上貿易”,主要陳設著當年葡萄牙航海大發現的航程,表現東西方的航海歷史。展品有一艘中國沿岸的竹筏模型;商業貿易的主要貿易品;各地區的原始船只模型;十五世紀明朝著明將軍鄭成功的船隊的航海線路圖及模型,鄭成功曾帶領其船隊多次出航,到過印度、阿拉伯及非洲等地;十五、六世紀葡萄牙人航海大發現的路線圖;一些葡國大帆船及大商船的模型等。
三層廳主題為“航海技術與交通”,展出航海技術及交通工具有關的物品。主要有中國沿海第一座燈塔——東望洋燈塔;捆綁器及各種繩纜;木槳的制造過程;澳門的立體模型;近期行走廣州、澳門及香港的客輪模型等。
館內還展出了一架水上飛機“圣十字號”的復制模型。這架水上飛機曾于本世紀初在澳門飛行。由于海事活動與天氣密切相關,博物館內安入了一臺電腦天氣指南,與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臺連接,參觀者可通過不同的語言查看每天的天氣及空氣情況。天氣指南在臺風季節時作用非常之大,利用它可以掌握臺風的變化。
在博物館內的天花圓頂上布滿了澳門可以看到的星座,參觀者按一下有關按鈕,便可觀察到相應的星座。如果想了解自己的星座,就可以選擇自己的星座按鈕按下。
展區內設有養著各種魚類的4個水族館,代表不同的水底世界。分別為淡水河床,海港、珊瑚礁及一條沉船所在的深海區。
海事博物館的廣場由一幅巨大的帳篷遮蓋,是一處不可錯過的地方,在此可觀賞岸邊的景色及繁忙的海港,以及媽閣齋前熱鬧的情景。
澳門海事博物館開放時間和門票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半,逢星期二休息。
票價:18至65歲人士,平日10元澳門幣,周日5元;10至17歲人士,平日5元澳門幣,周日3元;10歲以下或65歲以上人士,免費入場。
廣場邊有一部模擬器,可帶你進入奇妙的深海旅程,嘗試潛水員在深海探險的經歷。
票價:15元澳(ao)門幣,供(gong)2人一起(qi)乘(cheng)坐。
©2005-至今 中航國旅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