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概況:
尼泊爾以短短一百多公里距離卻涵蓋著從世界之巔到平原的美麗山國,吸引著無數身體里流淌著向往雪山血液的人們,城市與山脈蘊涵著豐富的色彩,交織著奇異之香。從國王到平民,從藝術家到商人,無一能逃脫眾神齊聚之地的誘惑。從世界屋脊的另一邊游歷過來,面對的改變不僅僅是國度、氣候和地貌,由來已久的山國夢想正蠢蠢欲動,混淆了各種明艷的色彩,升騰在空氣里了。
尼泊爾地處亞洲文明的交叉地,印度教、佛教、皇宮建筑以及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構成了當地獨特的旅游資源,這里是世界上最適合徒步旅行的國家之一,位于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尼泊爾是一個高山之國,全境擁有8座8000米以上的高山,是全球登山運動愛好者不可錯過的樂園。
作為世界上(shang)唯一的(de)(de)(de)印度教國(guo)家(jia),尼(ni)泊(bo)(bo)爾國(guo)內最(zui)大(da)(da)的(de)(de)(de)特點就(jiu)是廟(miao)多(duo)神(shen)多(duo),走在尼(ni)泊(bo)(bo)爾的(de)(de)(de)大(da)(da)街小(xiao)路上(shang),三(san)步(bu)一小(xiao)廟(miao),五步(bu)一大(da)(da)廟(miao),真可謂(wei)“廟(miao)宇和房屋一樣多(duo)”。在尼(ni)泊(bo)(bo)爾共有3億3千萬位神(shen)祇,比全國(guo)人口還要多(duo)。帶有濃(nong)郁宗教色彩的(de)(de)(de)建(jian)筑是尼(ni)泊(bo)(bo)爾旅游(you)(you)的(de)(de)(de)一大(da)(da)特色,在這里,游(you)(you)客可以欣賞到中世紀的(de)(de)(de)古城(cheng)、精(jing)美的(de)(de)(de)雕刻。
位置:北與中國接壤,南與印度相鄰。
面積:14.72萬平方公里。
人口:2321萬(2001年)。
首都:加德滿都。
居民:紐瓦麗人、印度人、藏族人、Gurungs、Magars、Tamangs、Bhotias、Rais、Limbus、夏爾巴人。
語言:尼泊樂有超過70種語言,官方語言為尼泊爾語,但英語也是通用語言。
宗教:90%印度教,5%佛教,3%穆斯林,2%其他。
貨幣:官方貨幣為盧比。
時差:比(bi)北(bei)京時間晚2小時15分鐘。
尼泊爾國旗:
尼泊爾國旗造型奇特。是世界上惟一的三角旗,由上小下大、兩個相疊的三角形組成,兩個旗角表示喜馬拉雅山脈的兩座山峰。旗面為紅色,鑲藍邊。紅色是國花紅杜鵑的顏色,藍色代表和平。旗上的太陽和月亮圖案也代表尼泊爾人民祈盼國家象也日月一樣長存的美好愿望。
尼泊爾國徽:
由多組具象征意義的圖案組成,主要有喜馬拉雅山、河谷、太陽和星月標志,以及河兩旁國獸黃牛、國鳥虹雉(九色鳥)和國花高山杜鵑。山脈之上的圖案由廓爾喀人用的腰刀、佛腳印、國旗、皇冠等組成。下面的紅色綬帶上用尼泊爾語寫著一句格言:“祖國比天堂更寶貴”。
尼泊爾國花:
尼泊爾國花是杜鵑花。也可稱之為喜馬拉雅杜鵑。耐寒的高山杜鵑四季如一,以其翠綠欲滴的葉片,五顏六色的花瓣,給喜馬拉雅高山帶來的清新色彩和生命氣息。真正生長在世界屋脊上的天然杜鵑群落盛花期的景色是任何園林所無法比擬的。
尼泊爾國獸:
作為憲法上的印度教國家,尼泊爾人素來愛牛、敬牛,視黃牛為神明。為了尊重傳統的宗教習俗和民族感情,尼泊爾政府于1962年正式宣布黃牛為“國獸”,并頒布了保護黃牛的《國獸法》。每年8月,尼泊爾人總會為黃牛舉辦傳統的節日“圣牛節”。
尼泊爾國鳥:
虹雉又名“九色鳥(niao)”。單(dan)單(dan)這(zhe)個美妙的名字(zi)就(jiu)已經(jing)說(shuo)明了它的形象(xiang)十分美麗(li)。這(zhe)是(shi)一種典型的高(gao)山(shan)(shan)雞(ji)類(lei),長著(zhu)色彩(cai)絢(xuan)麗(li)的羽毛。一般生活在(zai)海拔2600~4500米,終年被云霧(wu)籠罩著(zhu)的高(gao)山(shan)(shan)針葉林、高(gao)山(shan)(shan)草甸和杜鵑灌(guan)叢中。
尼泊爾的高山:
尼(ni)泊(bo)爾(er)是“偉大的(de)小(xiao)山國(guo)”(A great little contrey)。尼(ni)泊(bo)爾(er)以高山資源著稱于世(shi),境內分布著眾多的(de)高大山系(xi),其中(zhong)(zhong)(zhong)(zhong)以喜馬拉雅山脈為代表,是世(shi)界上少(shao)有(you)(you)的(de),在很(hen)小(xiao)的(de)狹(xia)長地帶中(zhong)(zhong)(zhong)(zhong)從極高山過(guo)渡到低海拔平原的(de)奇特國(guo)家。世(shi)界上的(de)14座8000米(mi)以上的(de)獨(du)(du)立雪峰中(zhong)(zhong)(zhong)(zhong),有(you)(you)8座雪山為尼(ni)泊(bo)爾(er)獨(du)(du)有(you)(you)或與中(zhong)(zhong)(zhong)(zhong)國(guo)共有(you)(you),這是尼(ni)泊(bo)爾(er)無與倫比的(de)財富(fu)。
尼泊爾地理:
1、北部高山區:占尼泊爾總面積的15%,6000米以上的山峰多達240座,平均海拔4800米。大部分地區終年積雪,人煙稀少,交通不便。只有夏爾巴(Sherpa)、洛米(Lhonmi)、塔卡力(Thakali)和達芒(Tamang)等民族。畜牧業是該地區主要生活來源。近幾十年業,隨著登山運動興起,居住在這一帶的民族開始參與登山后勤活動,尤以夏爾巴人表現最為出色;
2、中部山區與河谷占國家總面積的70%,但可耕種面積僅占10%。山脈和丘陵密布,并形成了眾多河谷。面積較大者有加德滿都河谷(Kathmandn Valley)和博克拉河谷。(Phokhara Valley);
3、南部平原地帶 亦被稱為特萊(Terai)地區,占全國總面積的17%。這里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氣溫較高,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尼泊爾的主要農產區。工業在這里也方興未艾。同山區相比,生活相對舒適而繁榮,近50年來,中部地區的尼泊爾人已大規模地遷移此地。
尼泊爾的河流:
尼泊爾的河(he)(he)流大(da)都發(fa)源于喜(xi)馬(ma)拉(la)雅(ya)山(shan)以(yi)北(bei),即中國(guo)西(xi)(xi)藏。幾乎所有(you)河(he)(he)流都是(shi)自北(bei)向南(nan)奔流而下,注(zhu)入(ru)印度恒河(he)(he)。尼泊爾主要有(you)三大(da)河(he)(he)系:東部(bu)的沙普塔(ta).科西(xi)(xi)河(he)(he)系(Sapta Kosi System),中部(bu)的沙普塔(ta).甘達基河(he)(he)系(Sapta Gandaki System)和(he)西(xi)(xi)部(bu)的沙普塔(ta).卡(ka)爾納利河(he)(he)系(Sapta Karnali System)。每個河(he)(he)系有(you)7個河(he)(he)流。這(zhe)些(xie)河(he)(he)流水流湍急,落差很大(da),雖(sui)然航運價(jia)值(zhi)(zhi)不大(da),但蘊藏著極豐富的水力資(zi)源和(he)巨(ju)大(da)的旅游價(jia)值(zhi)(zhi)。雨季山(shan)洪暴發(fa),南(nan)部(bu)平原(yuan)易遭水災,但是(shi)洪水來得快,去得也迅速,危(wei)害(hai)不大(da)。
>>尼泊爾證(zheng)辦理 、 尼泊爾簽證須知
尼泊爾簽證咨詢熱線:020-62833333
©2005-至今 中航國旅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