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旅游攻略 馬六甲州為馬六甲王國故地,面積1650平方公里,人口50萬。首府馬六甲是馬來西亞現存最老的古城,曾為馬六甲王國都城,地處馬六甲海峽東岸南段,北距吉隆坡148公里,南距新加坡245公里,水陸交通都非常便利。 16世紀以來,西方殖民者開始向東方侵略,為了擴張和掠奪,一直為占據馬六甲海峽而爭奪不休。先是葡萄牙人,后是荷蘭人。18世紀末,英國殖民者侵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又侵占了它。直至1945年后,歷經滄桑的馬六甲海峽才重歸沿岸國所有。1957年,馬六甲成為馬來西亞的一部分,結束了殖民統治。由于馬六甲處于重要的地理位置,歷來商業十分興盛,東西方移民聚居于此,因此語言、宗教、風俗習慣等,融合了世界各國的特點而獨具一格。 全州境內低(di)丘淺阜,多橡膠林;海濱椰林遍(bian)布,漁村綿延不絕(jue);各地普(pu)遍(bian)存在著歷史久遠的(de)混合農業,出產(chan)咖(ka)啡、碩(shuo)莪(即西谷,棕櫚科植物,莖干中有淀粉)、棕油、胡椒和各種水(shui)果。鄉(xiang)村還有著名的(de)“馬六甲牛車”,車蓬兩頭如彎月般地翹起,牛頸(jing)系(xi)著銅鈴,遠處(chu)叮鐺悅耳。 景點介紹 ·紅屋·圣保羅教堂·圣地亞哥城堡 ·中國街·漢麗寶井·基督教堂 ·馬六甲博物館·馬六甲蘇丹故宮·三保山 ·圣彼得教堂·圣芳濟各教堂·圣約翰山 ·特拉喀拉清真寺·獨立宣言紀念館·葡萄牙廣場 ·愛極樂森林公園·巴巴尼亞及民居博物館·陳洪騰廟 ·敦德嘉之墓·漢加伯墓·蝴蝶園 ·馬六甲爬行動物公園·迷你馬來西亞·葡萄牙村 ·聲與光展 住宿介紹 馬六甲的旅舍大部分位于巴士總站以南約3千米的丹巒馬六甲拉惹區(Taman Melake Raya)。可在市中心坐17路公交車(RM0.5)或打的(RM14-15)過去。旅舍房價都差不多,大房每床位12元馬幣,單人房18元馬幣左右,雙人房28元馬幣左右。旅舍設備簡單,房內只有床和風扇,墻壁是用木板間隔,多數沒有窗戶,日間相當悶熱。但其中的Travellers"Lodge和Kancil Guest House兩家還是不錯的,前者干凈整潔,有休憩區和DVD放映區等配套設施,后者寧靜悠閑,有個蔥郁的花園,并有洗衣和租車業務。 市內(nei)也有中國人開的(de)旅館(guan),集中于(yu)(yu)巴士總站以(yi)(yi)東(dong)不遠的(de)拉耶花路(Jalan Bunga Raya),可以(yi)(yi)坐17路公交車(che)(RM0.7)城市廣場下或(huo)搭乘出(chu)租車(che)(RM12左(zuo)右)過去(qu)。這里旅館(guan)的(de)價錢同拉惹區(qu)的(de)相差無幾,來往交通方(fang)便。其中Sama-Sama GH是性(xing)價比較高的(de)一家,這里房(fang)間寬敞,有個涼風習習的(de)庭院。其他一些高級酒(jiu)店也位于(yu)(yu)這一帶。 購物介紹 馬(ma)(ma)六甲海邊(bian)有(you)許多(duo)(duo)出(chu)售馬(ma)(ma)來(lai)西亞(ya)特產的攤(tan)商,市(shi)區的商店多(duo)(duo)為(wei)華(hua)語招(zhao)牌,在街上漫(man)步(bu),好像(xiang)在遠涉重洋后又回到了中(zhong)國(guo)故鄉。 唐(tang)人街附近的(de)(de)古(gu)董街(Jalan Hang Jebat)原(yuan)名為Jonker Street。欲選購古(gu)物的(de)(de),此街不可不到。這里可看(kan)到中國明代瓷碗(wan)、英國掛鐘、荷(he)蘭(lan)柜臺、印度銅器等,而且以低價錢出售。 名稱: 紅毛丹 介紹: 紅毛丹是原產于馬來西亞的水果。外表為紅色,長著毛茸茸的軟刺。7—8月間成熟,果肉豐富,半透明,果肉與種核不分。 名稱: 榴蓮 介紹: 馬(ma)來西亞是(shi)榴(liu)蓮(lian)的(de)原產地。這是(shi)一(yi)種大型(xing)水(shui)果(guo),氣味(wei)甚刺鼻(bi)。據說放在廚房可(ke)以驅鼠。若放在冰箱里會串(chuan)味(wei)。形狀(zhuang)類似于蛋黃(huang),外皮呈(cheng)茶色,生著又(you)大又(you)硬的(de)刺。成熟后自然從樹上(shang)落下。因此人們不是(shi)上(shang)樹采榴(liu)蓮(lian),而(er)從地上(shang)拾榴(liu)蓮(lian)。5—7月是(shi)榴(liu)蓮(lian)成熟期,街上(shang)水(shui)果(guo)攤一(yi)般售價為2—5馬(ma)元一(yi)個。 餐飲介紹 馬(ma)六甲(jia)的熟食(shi)中(zhong)心集中(zhong)于海(hai)邊的丹巒默(mo)迪加路(Jalan Taman Merdeka),小販攤檔林立(li),可(ke)自行挑選。市(shi)內則有各(ge)式餐廳(ting),其(qi)中(zhong)不少是中(zhong)式,菜肴以帶辣味的海(hai)鮮最有名,小魚和貝類新鮮味美,早(zao)上有粥、面(mian)、點心等。午(wu)、晚餐可(ke)吃(chi)飯,另加小菜,一(yi)般每餐花費在5馬(ma)元之內。水果豐(feng)富而且很便(bian)宜。 其中位于(yu)城市(shi)廣(guang)場以北的Capitol Satay的沙爹火(huo)鍋和位于(yu)唐人街西南端(duan)的露天餐館(guan)HJH Mona Asam Pedas的辣味羅望(wang)子魚(yu)(ikan asam pedas)都值得一試。 最佳旅游時間 馬六甲地區氣溫雨量表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最高℃ | 32 | 33 | 33 | 32 | 32 | 31 | 31 | 31 | 31 | 31 | 31 | 31 | 最低℃ | 22 | 23 | 23 | 23 | 23 | 23 | 23 | 23 | 23 | 23 | 23 | 23 | 雨量(mm) | 90 | 104 | 147 | 184 | 166 | 172 | 181 | 178 | 206 | 216 | 237 | 132 | 馬來西亞因位于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海洋性氣候,無明顯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29℃之間,全年雨量充沛,10~12月是雨季。在馬來西亞旅游,基本上全年都適宜。白天雖然炎熱,但是午后有陣雨,晚上會有季風吹拂,十分涼爽。尤其是北部的檳榔嶼,早晚氣候適宜,涼風不斷。 在馬來西亞東海岸和東馬,11月至次年3月是雨季,4~5月和10月又十分炎熱,應盡量避開這段時間。 西馬年平均降雨量為2000~2500毫米,東馬在3000毫米以上。6~7月降雨量最少,8~9月和10~12月降雨量最多。 但如果有商(shang)務活動的(de)(de)話,最好(hao)是(shi)每年(nian)的(de)(de)3月(yue)至11月(yue),因為大多數馬來西亞商(shang)人于12月(yue)到次年(nian)2月(yue)休假。圣誕(dan)節及復活節前后一周不(bu)宜前往,同時也應(ying)避(bi)開穆(mu)斯林(lin)的(de)(de)齋月(yue)和華裔人的(de)(de)新年(nian)。 當地特色 歷史(shi)古跡 馬六甲市有很多歷史古跡,主要集中在市區南部、河口附近。 馬六甲的古跡大多集中在市中心的大文加路向南運河沿岸一帶。比如鮮艷奪目的紅色的原總督府和鐘樓。博物館向參觀者展現馬六甲全部興亡史,博物館后面的小山上,有葡萄牙時代的圣地亞哥城堡。登上城堡,馬六甲全城盡收眼底。波瀾不驚的大海,令人遐想起昔日的王朝,風光與歷史在這里融為一體。 在(zai)圣保羅山下的舊(jiu)城區中漫步,你會感到這(zhe)個(ge)城市是如此靜謐,仿佛被遺忘在(zai)舊(jiu)日時光(guang)里(li),而(er)(er)(er)自己就(jiu)像作一次歷(li)史(shi)旅行一樣。而(er)(er)(er)河西(xi)岸的狹(xia)窄的小路兩側,一間間低(di)矮的房屋并(bing)肩而(er)(er)(er)立。它們那(nei)灰暗的色調,矮矮的身姿與西(xi)歐各國式的建筑群又(you)形成(cheng)了十分鮮明的對比。 海上(shang)生命線 馬六甲地處赤道無風帶,平時海流緩慢,風平浪靜。海峽內航標清晰明顯,助航設備完善,每年通過海峽的船只達5萬余艘,平均每日150艘,僅次于世界上航運最繁忙的位于英法間的多佛爾海峽。馬六甲海峽在國際航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太平洋進入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北太平洋沿岸國家與南亞、中東和非洲各國之間的航線都經過這里,它起著溝通亞、非、歐三大洲的樞紐作用;它是世界環球航線中重要的一段,也是波斯灣石油運往世界各國的3條主要通道之一,因此被稱為“海上生命線”。 由于馬(ma)六甲處于重要(yao)的地理(li)位置(zhi),歷來商業十分(fen)繁(fan)盛,東西方移民居于此,因(yin)此語言、宗教、風俗習慣等,融匯了(le)世界各國的特點(dian)而獨具一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