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塔那古墓群看點:
阿斯塔那墓形制為斜坡墓道洞室墓。古墓平面形狀如“甲”字。墓室前方,是一條10多米的長的斜坡墓道,墓道盡頭連著墓室,是死者安息的地方。
墓室一般高為2米以上,4米見方大小,平頂或穹窿形頂。死者多安放在洞室后部的土炕或簡易木床上,他們頭枕雞鳴枕,面部掩巾,眼上蓋瞑目,雙手握木,身著棉麻或絹錦織品制作的衣服。死者四周,或陳放模擬的亭臺樓閣、車馬儀仗、琴棋筆墨,或陳放葡萄、瓜果、餃子、面餅等食品,供死者陰間驅使或享用。有的墓室后壁,繪有人物、鳥禽、花卉、山水壁畫,形象逼真,線條流暢。
古墓中出土有文書、墓志、繪畫、泥俑、陶、木、金、石等器物以及古代錢幣和絲、棉毛織物等珍貴文物上萬件。這里出土的木乃伊(即干尸),足可與埃及木乃伊相媲美。
阿斯(si)塔那古墓以葬漢人(ren)為主,同(tong)時(shi)葬有車師、突(tu)厥、匈(xiong)奴(nu)、高(gao)車以及昭武九姓等(deng)少數民族居民,這說(shuo)明當時(shi)高(gao)昌(chang)王(wang)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各民族之間(jian)是平等(deng)的。
阿斯塔那古墓群導游推薦:
距吐魯番市約40多公里,是古代高昌王國城鄉官民的公共墓地,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公里。墓葬按家族種姓分區埋葬,以天然礫石為界,區域分明。
阿斯塔那古墓群詳細介紹:
該古墓群位于吐魯番市區東偏南約40公里處,距高昌故城6公里。大約形成于公元3-8世紀,距今有1700多年歷史,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受到中外考古,歷史學界的廣泛重視。“阿斯塔那”為維吾爾語“京都”之意;“哈拉和卓”為傳說中怒斬惡龍為民除害的維吾爾古國一位勇士的名字。這兩處現分別為當地兩個相鄰村莊之名。古墓群,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公里,占地10平方公里。這個博物館,有晉唐古墓數千座。從1929年到今,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在這里發掘14次,共清理古墓456座,出土一大批珍貴文物,經考古工作者辛勤勞動整理,拼合出2700多件文書。文書上的紀年,最早的是西晉秦始九年(公元273年),最晚是唐大歷六年(公元772年)。
這片古墓(mu)群(qun)里(li)埋葬(zang)的(de)(de)(de)是西晉初(chu)年到唐(tang)(tang)(tang)代中(zhong)期的(de)(de)(de)貴族(zu)、官(guan)(guan)員和(he)平(ping)民(min)百(bai)姓,只是尚未發現高昌國(guo)王(wang)的(de)(de)(de)墓(mu)葬(zang)。鞠氏高昌王(wang)國(guo)名將張(zhang)雄夫婦及(ji)其子張(zhang)懷寂,就葬(zang)在這里(li),500多號墓(mu)穴中(zhong),幾乎(hu)所有的(de)(de)(de)尸(shi)體(ti)都(dou)(dou)沒有腐爛,而(er)成(cheng)了比(bi)埃及(ji)金字塔中(zhong)的(de)(de)(de)“木乃伊(yi)”還要珍(zhen)奇的(de)(de)(de)干(gan)尸(shi)。干(gan)尸(shi)大(da)多完整無(wu)損,有的(de)(de)(de)連眼(yan)睫毛和(he)眼(yan)縫中(zhong)顯露的(de)(de)(de)黑白(bai)眼(yan)珠(zhu))都(dou)(dou)歷歷可見(jian)。由于氣候干(gan)旱(han)炎熱,很多繪畫(hua)、泥(ni)俑及(ji)其它成(cheng)千上萬件出(chu)土文物色彩鮮麗如新,保存十分完好。出(chu)土的(de)(de)(de)唐(tang)(tang)(tang)代水餃,形狀與今無(wu)異,里(li)面的(de)(de)(de)餡,也(ye)完好如初(chu)。另外,在一張(zhang)馬料(liao)單上,寫有“岑(cen)判(pan)官(guan)(guan)”、“封大(da)夫”字佯。岑(cen)判(pan)官(guan)(guan)即唐(tang)(tang)(tang)代著(zhu)名的(de)(de)(de)邊(bian)塞詩人(ren)岑(cen)參;封大(da)夫即唐(tang)(tang)(tang)代北庭都(dou)(dou)護封常清。該墓(mu)群(qun)所葬(zang)多為漢族(zu)人(ren),也(ye)有車(che)師、匈奴、氏、鮮卑、高車(che)、昭武九姓等少數民(min)族(zu)居民(min)。
現開放三個墓穴供人觀賞。內中除干尸外,還有人物和花鳥壁畫.1957年,這里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阿斯塔那古墓群交通:
在市區東面40公里處,可乘旅游車前往。
阿斯塔那古墓群門票:
20元
如想了解更多國內旅游報價,詳情請點擊這里:國內旅游(you)報價
©2005-至今 中航國旅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