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紫荊關介紹:
紫荊關漢時稱上谷關,東漢名五阮關,又有蒲陰徑、子莊關之稱,屬太行八陘之第七陘,宋、金時名金坡關,后因山上多紫荊樹易名紫荊關。
紫荊關位于河北省易縣西北45公里處,因關城居于紫荊嶺上而得名。關東依萬仞山,西據犀牛山,拒馬河寬闊的河床橫列于長城之北,其形勢極為險要。位于易縣城西45公里的紫荊關上,南面以十八盤為險阻,北面近以浮圖隘口門戶,遠以宣化、大同為蕃籬,一關雄踞中間,群險翼庇于外,峰疊巒矗,如屏如障,為長城內三關重鎮之一。紫荊關是長城千百座雄關險隘中歷史最悠久的幾座之一,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關于紫荊關的記載最早見于《呂氏春秋》,當時稱為“五阮關”,是著名的天下九塞之一。
紫(zi)(zi)荊關始建(jian)于戰國時期,漢時為土石夯筑,后歷(li)經各代擴建(jian),修(xiu)葺,到明洪武初年,則改(gai)用石條作基礎,以磚砌面封頂,并用石灰(hui)碎石灌注(zhu)。自明成祖遷都北平(北京)后,更大興土木,修(xiu)城建(jian)關。在正統、景泰、弘治、嘉靖、萬歷(li)、崇(chong)禎年間,都曾改(gai)筑、擴建(jian)關城,增(zeng)設(she)城堡、隘口,開鑿盤山道等(deng),使紫(zi)(zi)荊關形成了一個(ge)較完備的(de)防御(yu)體系。《畿輔通(tong)志》稱:“控扼西山之險(xian)(xian),為燕京上游路,通(tong)宣(xuan)府、大同。山谷崎嶇,易于戍守。”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xian)(xian)。
娛樂項目: 農家樂,其他
景區類別: 古跡遺址,人文地理
地址: 河北保定
紫荊關交通:
一、自駕路線北京、天津、保定、大同方向的游客沿112國道直達紫荊關;
二、公交車易縣縣城每天有10次以上的班車到達景區,北京南站開出的7095次列車經停紫荊關站。
©2005-至今 中航國旅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