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介紹: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介紹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于沈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46號,地處沈陽東北部,柳條湖立交橋西北,西靠長大鐵路,是國內外迄今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變歷史的博物館,現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是在原“九·一八”殘歷碑和地下展廳的基礎上擴建而成,1999年9月18日正式開館,并由江澤民同志題寫了館名。“九·一八” 歷史博物館是一本翻開的“臺歷”,臺歷的左面刻著“1931年 9月18日”,臺歷的右面記錄著事變的發生過程,歷史仿佛凝固在了這個日子。
在“九(jiu)·一(yi)(yi)八”歷(li)史(shi)博物館附近(jin)有“九(jiu)·一(yi)(yi)八”事(shi)變(bian)炸彈碑,是1938年日本帝國主(zhu)義(yi)為(wei)炫耀(yao)他們在“南滿鐵路(lu)”柳條湖附近(jin)制(zhi)造(zao)震驚中外的(de)(de)(de)“九(jiu)·一(yi)(yi)八”事(shi)變(bian)而(er)建(jian)立的(de)(de)(de)。“九(jiu)一(yi)(yi)八”事(shi)變(bian)博物館和殘歷(li)碑,以其獨特(te)的(de)(de)(de)藝術造(zao)型和深邃的(de)(de)(de)思想內(nei)涵。向國人昭示匆忘國恥、振興中華(hua)的(de)(de)(de)永恒主(zhu)題。
貼士:在每年的9月18日前后,“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都會舉辦一些紀念活動,此時出行參觀,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獲。
陳列展覽(lan)——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現有918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博物館的內部共分三層:正廳,黑色大理石上刻著四個大字“勿忘國恥”,它上方的時鐘永遠指著“九·一八事變”發生的時間:夜10點20分;二、三樓是“九. 一八”事變陳列展覽,展覽通過大量翔實的史料、圖片、實物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九. 一八”事變的真相和在東北犯下的滔天罪行。
陳列展覽分為8個展廳,依次是序廳、 “九·一八”事變的歷史背景展廳、“九·一八”爆發和東北淪陷展廳、日本在東北的血腥統治展廳、東北軍民的抗日戰爭展廳、日本擴大侵華與抗日運動高漲展廳、抗日戰爭爆發和侵略者最終下場展廳和中日兩國人民以史為鑒展廳,共計展出800多幅日軍侵華照片、300多件歷史實物、100多件歷史文獻檔案、19組場景。
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還有一件不得不看的物件,那就是鑄有“勿忘國恥”字樣的警世鐘,每年的9月18日都會敲響此鐘,屆時,全國也會有上百個城市同時拉響防空警報,以示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英烈的懷念,同時,警醒國人,勿忘歷史,勿忘“九·一八”。
九·一八事變——
1931年 9月18日夜里十點二十分左右,日本關東軍將南滿鐵路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軌自行炸毀,卻無恥地污蔑為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向中國軍隊的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發動突然襲擊。當時蔣介石政府把希望寄托在國聯的調停上,嚴令中國軍隊“絕對不許抵抗”,中國軍隊被迫撤離沈陽。沈陽城鄉一夜之間全部被日軍占領。日軍在占領沈陽之后不久,又相繼占據了遼、吉、黑、熱河四省,東北地區被日寇的鐵蹄蹂躪了十四年之久。為了讓子孫后代永世不忘日本帝國主義給中國人民帶來的苦難和恥辱,1991年沈陽市人民政府在“柳條湖事件”發生地南二百米建起了這座博物館。
交通
乘公交212、245、253、298、299、325、328、399路公車到“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站下車即可。
門票·開放時間
免費開放
開放時間:9:00-16:30
©2005-至今 中航國旅官網